媒体报道
南方教育时报:“八百壮士”宣讲团哈工大(深圳)讲述感人故事
发布时间:2019-11-29 13:54:04 4184

上世纪50年代,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800多名青年从祖国各地奔赴东北,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承担起教学、科研等重要任务,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历史为他们留下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哈工大“八百壮士”。11月22日,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宣讲团在哈工大(深圳)首次开讲。当81岁高龄的哈工大教授王雨三站在台前,分享了“八百壮士”之一——马祖光院士的感人事迹时,在场师生们无不为之感动。 

“八百壮士”是时代群像

哈工大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松全以《许党爱国的哈工大“八百壮士”》为题,为同学们描绘出了“八百壮士”的群像。他说:“‘八百壮士’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也是一个群体。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为党、为国、为人民,铭记责任,竭诚奉献。越是在新时代,这种精神越显宝贵,没有这样的精神传承,育人就少了灵魂。” 

微信图片_20191129135507.jpg

在祖国建设最困难的时候,哈工大“八百壮士”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挺起了民族脊梁。2018年11月,哈工大本部组建了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宣讲团,讲述一代代哈工大“八百壮士”扎根边疆、爱国奋斗,初心不改、使命必达的教书育人故事和爱国奋斗情怀。2019年11月22日,宣讲团首次来到哈工大(深圳),为深圳校区的师生们描绘了“八百壮士群英谱”。  

宣讲会上,哈工大航天学院王雨三教授讲述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楷模、老一辈哈工大“八百壮士”的杰出代表马祖光院士一生追求激光科学、治学严谨、严格培养学生的感人故事;电信学院副教授李杨讲述了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以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铸就强国梦想,四十年刻苦攻关逐梦雷达创新,扎根边疆开创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之路的感人历程;航天学院甄玉宝教授通过“功夫”“铁规”“丰碑”“大爱”4个主题词与现场学子分享了哈工大力学学科奠基人之一王铎教授“择一事终一生”的故事。 

以深圳特色重燃“八百壮士”精神 

 18年间,在哈工大电气学院遇到的众多名师,让由佳欣副教授坚定地接过哈工大“八百壮士”的火炬,努力做一名哈工大精神的传承者。而在哈工大本硕博连读的优秀校友冷晓琨,是传承“八百壮士”精神的新锐代表。90后的他已经成长为国内知名机器人公司的董事长,带着他的机器人登上过央视春晚和平昌奥运会“北京8分钟”。他表示,创业3年多以来,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和“八百壮士”的精神时刻鞭策着自己。   

“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资本的追逐、成功的诱惑,但是我们不能迷失于眼前的那点繁华。”在“八百壮士”精神感召下,冷晓琨毅然割舍了已经盈利的培训业务,转而投入到研发中,甚至专门挑战中国还比较薄弱的技术领域攻坚。他目前计划在哈工大(深圳)探索俱乐部和本科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模式,让更多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哈工大学子可以找到施展的舞台——这是他在用自己的创新和担当,践行“八百壮士”精神。

微信图片_20191129135618.jpg

哈工大(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表示,与校本部的百年积淀相比,深圳校区还非常年轻,但“八百壮士”的精神传承是相同的。他指出,深圳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哈工大(深圳)责无旁贷地要肩负着推进深圳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责任,深圳校区的师生必须做到政治过硬、信念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本领过硬,学习好、传承好、践行好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甄良倡议同学们早立志、立大志,早创业、创大业,在祖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伟大征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做“硬汉”,练就真功夫,学会真本事,成为“武林高手”,在人生的道路上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