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请问你对我们公司了解多少,你认为自己能够胜任的优势是什么?”
“同学,你的简历应该尽量简洁,言之有物,具体的项目执行经历最好一一列出来。”
10月22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以下简称哈工大(深圳))在学校活动中心举办第二十二届国内外知名企业高层次人才招聘会。
来到现场,你会发现现场不仅招聘区挤满了人,在“简历诊断”区也排起了长队。原来,招聘会现场不仅有149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亮相,校方还专门邀请了名企高管为即将走向职场的毕业生们现场诊断简历,指导就业。
据介绍,此次招聘会主要面向哈工大(深圳)2020届全日制毕业生,吸引了149家用人企业到校招贤纳才。国内外知名企业齐上阵,在提供的1199个岗位中展开“抢人大战”。
生源质量受信赖,企业招人不设上限
作为哈工大(深圳)的校友企业,东莞市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今年是第二次“回娘家”招聘,哈工大(深圳)校友、招聘会负责人杨晓龙表示,哈工大(深圳)毕业生在企业中认可度很高,普遍反映技术过关、踏实肯干、创新力强,因此,本次招聘的岗位人数上不会设限制。
“我们这次招聘提供前端、后端、算法、数据等六个方向的岗位供毕业生们选择,从目前收到的简历和面试情况来看,报算法方面的同学会更多一些。”字节跳动深圳人力资源负责人付永星表示,哈工大(深圳)毕业生整体水平高,不少学生都在大学期间做了很多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而他们在招聘中最看中的也正是这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比较有竞争力的实习经历都是我们评价的要点。”
对于招聘人数,付永星表示,学校优秀的毕业生我们都会尽可能的考虑,并同样指出,招聘中不会设置相关岗位的人数上限。
首届本科生表现亮眼,成求职市场人才“新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哈工大(深圳)2016年招收的第一批350余名本科生即将“新鲜出炉”,已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关注,形成求职市场上的一股人才“新势力”。
刚刚签约腾讯科技有限公司的王晓捷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大一大二打基础,大三一年利用‘深圳+哈工大’的优势,我在企业实习了几个月,实践能力大大增强。最终,在秋招中,我顺利斩获了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和追一科技等公司的offer,各公司对学校的认可度都非常高,我内心既成就感满满,也非常自豪。”
继续深造也是哈工大(深圳)本科生的主要去向。目前,一批优秀毕业生已经收到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部分学生还收到了硕博连读录取通知书。
留深率达63%,超半数研究生将成深圳人
最新数据显示,在哈工大(深圳)2020届800余名硕士毕业生中,就业率47.3%;博士毕业生近百人,大部分将前往腾讯、华为等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开展研究工作,签约单位多元化、质量高。
据哈工大(深圳)招生就业处介绍,该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高,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约占78%,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就业约占48%;就业区域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其中以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为主要就业去向,约69%的学生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留深率达63%;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包括华为、中兴、腾讯、国家电网等知名企业。截至目前,已有逾百毕业生签约华为。
来自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王琦媛刚签约华为海思,毕业后将投身芯片设计。她认为,哈工大(深圳)给予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平台非常多,导师和专业教师的学术素养也很高,在学术与科研实践上她都获得了质的提升,这为她最终步入自己热爱的行业、找到理想的发展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校企、校友、校区”三联动,打造高质量就业平台
事实上,作为“双一流”工科名校的毕业生,哈工大(深圳)毕业生在用人市场上,一向格外“吸睛”。除了学校不断优化学科设置,完善培养机制,还始终与企业一线保持着同频共振。近年来,为不断打造高质量就业平台,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了“校企、校友、校区三联动”的路径和模式。
据哈工大(深圳)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黄小琼、封帅介绍,学校会通过走访企业,深化与企业的合作,达到精准推荐的目的。“我们就业工作队伍会持续走访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华为松山湖研究所、碧桂园集团等企业,还打造了就业品牌活动‘名企中国行’,带学生实地考察企业、在企业短期见习,与华为、招商银行、优必选、华星光电等企业高管、招聘专家、技术专家、校友面对面交流学习。”
同时,哈工大(深圳)还以校友联动机制,搭建了优秀校友和在校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知名校友为在校生在职业规划上建言献策,为学子职业规划与求职就业答疑解惑。
作为哈工大的一个校区,哈工大(深圳)还借力哈工大校本部丰富的就业资源,开拓全国重点用人单位的渠道,布局国家重点领域,全面对接国家高精尖产业,源源不断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