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宣(常溪/文、图)10月20日,校区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实验室主任聘任仪式在F栋102会议室举行,国家“杰青”、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易帆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高空室副主任张北辰分别担任“临近空间实验室”和“大数据建模实验室”主任,并受聘为校区兼职教授。哈工大校长助理、校区筹建办常务副主任甄良为其颁发聘书,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区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魏奉思介绍情况,校区筹建办常务副主任姚英学,筹建办成员张素梅出席仪式。人事处副处长王亮主持仪式。
甄良代表校区对易帆、张北辰两位教授的加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校区发展历程。他说,校区自2002年建立至今,仅有15年的历史,是一座年轻的学校。目前,在哈工大校本部和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下,校区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生规模日益扩大,正处于稳定上升期。他对魏奉思院士为校区勤勤恳恳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称赞以其为中心,凝聚起了一支优秀的高端学者团队。他期待在魏奉思院士的带领下,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逐步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魏奉思介绍了易帆、张北辰两位教授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两位教授是目前国内相关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是勤奋踏实的学术骨干,是吃苦耐劳的实干家,在其相关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介绍说,两位教授自愿加入校区科研团队,源于对空间科学的热爱和为国家做贡献的使命,十分令人敬佩。他相信,在“开放办院”理念的指引下,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将借全国之力,吸引愿为国家科学发展做出贡献的有志之士,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发展。
易帆教授和张北辰教授感谢校区的信任,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并从宏观上阐述了实验室下一步发展规划。
科技发展处副处长马闯、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太阳风暴实验室”主任冯学尚、“导航遥感实验室”许国昌等相关人员也参加了会议。
【教授简介】
易帆,1987年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于进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和高空大气物理研究,具有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和空间大气物理两个方面的专业背景。国家基金委“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与数值建模”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设计并研发了一个代表当今国际前沿水平的大型激光雷达大气探测平台,在国内率先完成了从近地面至100km大气温度的激光雷达遥感探测。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并被广泛引用。
张北辰,1997年获武汉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被聘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2006年获武汉大学博士生指导老师资格。参加2008年度北极黄河站越冬极光观测,担任第29次中国南极考察2012-2014年度中山站站长。长期从事极区电离层平均特性和扰动特性研究,以及极区电离层理论预报模式研究。在极区电离层理论模式、电离层平均特性和扰动特性、极区电离层等离子体云块演化、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和电离层预报等方面取得了创新的研究成果,先后在Science、JGR等国际国内专业刊物共发表论文60余篇,译著1册。获200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哈工大校长助理、校区筹建办常务副主任甄良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区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魏奉思介绍两位教授基本情况
哈工大校长助理、校区筹建办常务副主任甄良为易帆教授、张北辰教授颁发聘书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