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全新上线的迎新系统、氛围感十足的菁菁校园、虚位以待的后勤服务、各学院迎新摊位“绝招”频频……8月17日,哈工大(深圳)校园热闹非凡,来自全国24个省、区、直辖市的1374名2023级本科新生带着青春朝气奔赴而来,感受与母校“初见”的温暖与美好。
又燃又暖 “黑科技”迎新 “哈工大味道”十足
报到现场循环播放着《哈工大之歌》、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精神等内容,这让新生第一时间感受到了满满的“哈工大味道”。大家不约而同地说道,“瞬间有了满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种感觉还挺‘燃’。”
漫步在校园内,道路两旁满是清晰醒目的指示牌,鲜艳的横幅迎风飘扬,不少横幅上印有哈工大精神等内容。“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爱国、求是、团结、奋进……”这些哈工大元素,就像一粒种子,在入学的第一天,埋入了新生们的心中。
在各个学院的报到摊位上,大家同样各显神通,打造各具特色的迎新活动:基础学部将3D打印机搬到了现场,向新生们展示“黑科技”,循环播放的思政实践十佳视频向新生们讲述着哈工大人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老师和学长学姐手写了500多张不重样的明信片,送给新生的温暖寄语“一个都不能少”,南工骁鹰机器人队的平衡车机器人周游全场;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设置了新生笑脸墙,留下大学生活首日的独家记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用“星闪材子,叩问苍穹”激励着萌新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在大学期间尽情施展“材”华;建筑学院的新生以“三行情书”的形式表白学校、寄语自己,尽显建院学子的浪漫;理学院则制作了“元素周期表”小夜灯,装入印有“格物致理,向新而行”的手提袋中送给新同学,鼓励首届化学专业的同学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新生报到期间,哈工大(深圳)综合展馆、薪火·党性锤炼基地、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等场馆也同步开放,志愿者们随时等候着新生及家长,向他们讲述这片创新沃土上的发展故事。
与此同时,哈工大(深圳)以多种形式为新生报到“减负”:全新上线的迎新报到系统、大学城地铁口设置的志愿者和摆渡车、校园内忙碌着的“红马甲”物业人员……
硬核 “1+1+X”让新生充满期待
8月17日,对郑思源同学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既是他踏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也是他的18岁生日。说到生日愿望,他最希望在哈工大(深圳)学有所成。
学在哈工大(深圳),是吸引大家报考的“最硬招牌”。
今年,哈工大深入推进“1+1+X”人才培养改革,新生大一厚植数理基础,大二夯实工程领域基础,继而选择“X”专业方向,将厚植数理基础、夯实工程领域基础,继而根据学习兴趣在专业集群内选择专业,实现个性化成长与发展……来自山东的新生王冠宇说,“1+1+X”的模式让他在填志愿的时候多了一份安心,也给了他大胆去“闯”的勇气。“哈工大(深圳)是名校和名城的结合,入学后我有更多时间去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小王期待地说。
迎新当天,哈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哈工大(深圳)校长黄玉东,哈工大(深圳)党委副书记张国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戴纪锋等学校领导来到位于师生活动中心的新生报到现场,不时与新生及家长交谈。黄玉东对新生们说,从今天起,“哈工大人”将是与大家相伴一生的标签,学校将全力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大家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希望大家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与哈工大共同绘就更加精彩的青春篇章。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独炘 通讯员 谢梁晖 金淑芳 吴锐婵 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