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论坛
土木工程前沿讲堂第十二期:风工程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3-07-11 09:34:58 3045

大跨度桥梁缆索吊装阶段的非线性风荷载及风致响应

主 讲 人:西南交通大学 唐浩俊

讲座时间:2023年7月11日 14:00--15:00

讲座地点:信息楼L栋2017室

 

主讲人简介:

 图片1.png

个人简介:

唐浩俊,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西南交通大学人才师资队伍培育青苗计划、雏鹰计划入选者。致力于山区、沿海复杂风环境下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的风致振动机理及抑振措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负责重大桥梁工程抗风研究项目10余项;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第八届“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担任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Ocean Engineering、Thin-Walled Structures、Energy Reports、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等20余本期刊的审稿人。

 

讲座内容简介:

桥梁结构的风致响应是桥梁风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缆索吊装施工通过缆索系统把预制构件吊装成桥,是大跨度桥梁常采用的施工方法之一。与成桥阶段相比,桥梁结构在缆索吊装阶段具有更加轻柔的静、动力特性,对风的作用也更为敏感。目前,计算桥梁施工阶段的风致响应通常采用与成桥阶段相似的方法,即基于“条带假定”进行计算。但是,施工阶段桥梁尚未合龙,梁端的三维绕流效应明显。因此,研究大跨度桥梁缆索吊装阶段的非线性风荷载及其风致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超高层建筑风致效应及抗风优化

主 讲 人:长沙理工大学 李毅

讲座时间:2023年7月11日 15:00--16:00

座地点:信息楼L栋2017室

主讲人简介:

 图片2.png

个人简介:

李毅,博士(后),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抗风和钢结构基本理论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Energy》、《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

讲座内容简介:

超高层建筑的风致效应是结构安全性设计和舒适性设计的关键因素。报告人结合风洞试验结果讨论了风场类型、几何尺寸对复杂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横风向和扭转向风荷载计算模型。以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为约束条件,结合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建立了超高层建筑抗风优化设计模型并进行了数值验证。开展了不同气动措施对超高层建筑风致效应的降低或控制效果评估,提出了考虑气动措施的风荷载及风致响应修正计算公式。相关成果可为超高层建筑的精细化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极端风暴风场特征实测分析及物理模拟

主 讲 人:中南大学 舒臻孺

讲座时间:2023年7月11日 16:00--17:00

讲座地点:信息楼L栋2017室

 

主讲人简介:

 图片3.png

个人简介:

舒臻孺,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2020年入选湖南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过去近十年间,全职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城市大学等世界知名风工程科研团队学习和工作,长期致力于风工程研究,在极端风暴、风能开发、结构抗风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累积发表学术论文55篇,其中SCI论文47篇,JCR Q1区论文35篇,中科院Top期刊论文21篇,第一及通讯作者论文3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2项,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学科布局项目1项;目前担任英国风工程学会会员、Atmosphere期刊Topics Board成员、Front. Built Environ、Atmosphere和Buildings特刊客座主编、第九届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Bluff Body Aerodynamics & Applications 学术委员会成员;是J. Wind. Eng. Ind. Aerod等30余个国际期刊审稿专家;任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海外评审人及答辩委员会专家;任湖南省林业局风电项目综合评审专家库专家。

 

讲座内容简介: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风暴正在变得更猛烈、增强得更快、在一些地区滞留时间更长,从而引发更显著的次生灾害。气候风险报告:未来30年极端风暴造成的损失上升87%。正确掌握极端风暴风场特征是开展结构抗风减灾研究的基础。本次报告将对主讲人过去在极端风暴风场特征实测分析以及物理模拟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简要介绍。

 

 

A Primer about Publishing Technical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Sharing an Editor's Experience

主 讲 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Ted Stathopoulos

讲座时间:2023年7月12日 08:30--09:30

讲座地点:信息楼L栋213室

主讲人简介:

 图片4.png

个人简介:

Ted Stathopoulos教授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一区期刊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杂志主编,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及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委员,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 “零耗能建筑研究中心”负责人之一,曾担任国际风工程协会主席。在北美风荷载规范的制定与修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貌特征分析及风环境舒适性,低矮大跨结构的风荷载特性,风能的评估与利用等。鉴于其在风工程领域的卓越贡献,曾获得风工程领域的最高荣誉Jack E. Cermak奖章及Alan G. Davenport奖章。其研究成果曾获得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杂志的年度最佳论文奖。共指导硕士研究生25人,博士研究生17人。

 

讲座内容简介:

SCI/SSCI论文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了解全球学术进展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所发表论文的数量、引用率和质量是国际评价科研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当前,发表SCI/SSCI论文已成为研究人员的必修课,如何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不仅需要充实新颖的研究内容,同时还需掌握扎实的英语写作技巧和沟通能力。Stathopoulos教授从1990年开始担任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CE、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ASCE、Journal of Wind and Structure等期刊编委,目前为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及Buildings杂志的主编,其具有丰富的论文撰写、投稿、审稿及与期刊编辑沟通的经验。在本讲座中,Stathopoulos教授将与大家分享相关方法及技巧。 

 

紊流中线状结构的抖振力 

主 讲 人:西南交通大学 李明水

讲座时间:2023年7月12日 10:00--11:00

讲座地点:信息楼L栋213室

 

主讲人简介:

 图片5.png

个人简介:

李明水,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风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Danish Maritime Institute 研究工程师、丹麦COWI公司咨询工程师。主要从事大跨度桥梁和高层建筑(构筑)物的抗风研究工作。曾获全军优秀科技人才一等岗位津贴,先后担任国际风工程学会执委、空气动力学学会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专委会委员/秘书长、力学学会流体专委会工业流体专业组成员、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风工程专委会委员/副主任委员。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次。

 

讲座内容简介:

线状结构的抖振分析理论起源于航空领域。20世纪六十年代,Davenport为线状结构抖振分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Davenport理论中采用的气动片条假设的合理性受到质疑,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研究团队基于三维理论深入分析了紊流中线状结构的抖振力特性,揭示了三维效应对抖振力的影响机制。探明了控制三维效应重要性的关键气动参数。由此拓展了片条假设的适用范围,确认了片条假设用于线状结构抖振分析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细长线状结构的抖振力计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为大跨桥梁抖振和超高层动态风荷载精细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围绕该研究方向,目前已在流体力学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发表5篇学术论文,并在Physics of Fluids、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