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暑期社会实践】心灵陪伴成长,梦想编织年华
——织梦•织锦留纹支教团(哈工大深圳分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19-09-05 10:40:20 来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6378

本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织梦•织锦留纹支教团(哈工大深圳分队),以“关爱留守儿童,助力脱贫攻坚”为目的,前往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安乐溪乡开展了为期半个月(7月31日-8月14日)的支教活动。

织梦•织锦留纹支教团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发起,主要由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三区和山东大学(威海)的大学生组成,在贵州和云南开展定期支教活动已有五年。其中本次活动深圳分队共五名学生来自哈工大(深圳)四个学院,随分队前往安乐溪乡中心小学展开支教活动。

 1.png

支教队员在校门口合影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安乐溪乡简介

赫章县是贵州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13个同步小康经济发展困难县之一、10个取消GDP考核县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安乐溪乡属于赫章县的7个极贫乡镇之一,13个行政村中就有6个深度贫困村。

贵州省毕节市下有大量留守儿童,2012年和2015年毕节两起留守儿童事件,使得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直接推动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7月31日正午,支教团全团在贵阳市集结完毕,乘坐班车向那青山葱茏里走去。山路弯多路急,路况较差,一路颠簸,我们于夜间九点第一次站在了安乐溪乡中心小学门口。黑暗中今年新落成的教学楼稳稳立在前方,月光泼落在不远处新建的塑胶操场上。部分第二次前来支教的同学说,一年不见,这里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jpg

安乐溪乡中心小学去年(2018)与今年(2019)对比图

走出学校,亦看到了乡政府为扶贫而做的努力,可以看到新修的乡广场,新建的大桥,以及为了方便乡里的人学一门就业技能而投资建设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园。

 3.jpg

政府新修的安置小区

脱贫攻坚战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关口,而安乐溪无疑是在拼尽全力战斗。

桃李混芳尘,乾坤万里春

8月1日,迎来了前来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孩子们。1日晚我们于篮球场发放了温暖包并举行了破冰活动,在众人围起的大圈中,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与孩子们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4.jpg

8月1日晚破冰活动

8月2日,举行了开营仪式,由此正式展开了支教活动。从8月2日至8月12日的短短十一天里,全团共26名大学生教师展开了包括美术、舞蹈、历史、国学、性教育等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为孩子们掀开精彩世界的一角,让他们站在万山之中也能看到外面的风景,心怀向往。

  5.jpg

6.jpg 

8月2日开营仪式

7.jpg

支教队员们上课

8.jpg 

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

 9.jpg

与孩子们日常相处

10.jpg 每晚例会

8月11日,组织了趣味运动会,孩子们的笑脸如晴空般清澈,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个人出色的身体素质,也看到了班集体齐心协力的力量。

 11.jpg

趣味运动会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月1日全体夏令营学生到校后,支教团开始了对学生家庭情况的问卷调研和一对一深入谈话。安乐溪乡大部分儿童都属于留守儿童,少部分属于双亲皆亡的孤儿,我们在问卷和谈话中初步了解了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家庭生活情况,在此基础上最终敲定了家访名单,于8月8日起对名单上的家庭进行家访,通过实际考察与跟孩子亲戚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和脱贫攻坚现状。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大部分孩子们已经住进了政府新盖的小区中,但仍有小部分孩子仍住在简陋的小屋中,家徒四壁,处境非常艰难。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安同学一家,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仍旧坚持着大姐留下的十几条家规,积极地面对每一天的生活,不禁感叹:“何陋之有?”

 12.jpg 

家访

13.jpg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8月13日,我们举行了闭营仪式和道别活动。在孩子们一声声“明年你还会再来吗”的询问中,我们无法轻易许下承诺,只能用沉重的沉默和紧紧的拥抱作为回应。

8月14日,我们在窄小的村村通中巴车上打开车窗,向车外挤挤挨挨抹着眼泪的孩子们最后一次挥别。

 14.jpg

结营仪式

15.png

 支教队员与部分孩子合影

  16.jpg

一校三区同学大合影

半个月时间,我们了解到了当前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看到了日前仍旧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看到了这些山区孩子们落后陈旧的三观……脱贫攻坚势在必得,但精神扶贫长路漫漫。我们看到了许多,于是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多陪陪他们,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撑,让他们改变部分思想观念、学会自我保护,而更多地,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或许他们短时间内不能理解,但我们相信这颗种子会在他们心中的一个角落慢慢成长,在某一天破土而出,引领他们走出大山、编织自己的梦想,这便是我们全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