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宣(常溪/文)6月20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区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魏奉思在校区组织召开了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设立深圳科学中心建议研讨会和建设空间天气科学强国咨询评议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海洋局、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和高校等多个国家部委所属单位的领导与专家40余人参加了会议。
魏奉思认为,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谋大事、成大事的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为科技工作者打了一针强心剂。魏奉思呼吁与会人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建设空间天气科学强国而共同奋斗。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设立深圳科学中心的建议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中设立深圳/深广科学中心十分必要和重要。与会专家分析,深圳在国际子午圈120°E+60°W中地域位置具有特殊重要性,是空间、大气、海洋和陆地四位一体交互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地域,对国际子午圈上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这无论是对加速南方空间科技的发展,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是提升国家安全的保障水平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与会专家希望深圳/深广科学中心的规划能够得到更多政府部门和有志之士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与会专家还就“建设空间天气科学强国对策建议”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国际影响力、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空间强国”五项对策建议。该对策建议的提出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科技强国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空间天气科学发展的现状。与会专家认为,建设空间天气科学强国,最重要的是在国家层面要强化基础研究,设立“国家空间天气科学与应用基础专项”与国家“十三五”设立的天基(“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和地基(“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两个国家重大专项,形成天基观测、地基观测和基础研究的“三足鼎立”,都立起来、强起来,中国才能成为“问鼎于世”的空间天气科学强国。
据悉,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的空间天气科学取得快速的发展,它是一门以空间物理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关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科学。美国从1995年起,先后实施了两个国家空间天气十年战略计划来强化空间天气科学与应用的基础研究,美国处在领跑者地位。中国正处在从“跟跑”开始进入到“并跑”者的轨道,中国如何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缩短中美差距,实现从开始 “并跑”到“领跑”的战略性转变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