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未来学部刘俊伶科研团队取得新成果 ——绿证政策激活城市屋顶光伏经济,助力新能源消纳目标落地
发布时间:2025-11-28 17:31:17 54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段舒扬、吴佳琪在刘俊伶副教授的指导下,围绕城市屋顶光伏与绿证政策议题开展研究,相关成果以《绿色电力证书对城市屋顶光伏经济性及地方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的影响》为题,发表于气候变化领域核心刊物《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当前,中国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分布式光伏成为城市能源脱碳的关键途径,但长期存在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城市屋顶光伏部署相对滞后的问题。2023年,我国将绿色电力证书(绿证)核发范围扩展至分布式光伏,实现全覆盖;2024年更是明确绿证交易电量纳入节能评价考核——至此,绿证兼具经济激励与政策目标落实的双重功能。鉴于将屋顶光伏纳入绿证核发范围的政策实施时间较短,目前尚未有学者深入评估绿证对城市屋顶光伏经济性的直接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团队选取9个省份的10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覆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和光伏资源区。通过整合气象条件、屋顶面积等多源数据,仿真建模刻画屋顶光伏小时级出力与负荷特性;再通过逐时匹配分析实际用能数据,结合成本收益指标测算经济性,重点解析绿证对经济性的改善作用与城市异质性,最终评估绿证实施对地方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的潜在贡献。

研究发现,绿证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屋顶光伏的经济吸引力,各项经济指标(DPBP、IRR、NPV等)都呈现出积极改善趋势,其中居民建筑相较于工商业建筑受益更为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受绿证的经济激励效应更显著。

同时,在经济性屋顶光伏充分开发、全量获绿证上网电量、全部本地消纳的情形下,广东、吉林可超额完成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目标,其余省份的贡献率中位数达到57.55%,彰显了城市屋顶光伏在落实地方消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

敏感性分析发现绿证价格波动对自耗率较低的城市影响更为显著,且价格升降会相应增减具备经济性的城市数量。

图片1.png

图1绿证实施后居民建筑 NPV 变化情况

表1各省(区)屋顶光伏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的潜在贡献

图片2.png

研究建议各省市结合屋顶光伏潜力与自耗率制定差异化政策,支持绿证推动下具备经济性的城市落实配套措施,并加强市场化电价与绿证价格协同机制研究以应对收益不确定性、缓解区域发展不均衡。

论文第一作者为经济管理学院25届本科毕业生段舒扬,刘俊伶副教授为通讯作者,23级本科生吴佳琪为论文第二作者,哈工大深圳校区为第一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为第二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以及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资助。

关于中心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布局的特色学科方向。在此领域,校区汇聚了三大核心平台: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由深圳市发改委与哈工大(深圳)共建的“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以及深圳市发改委支持成立的“深圳低碳城市大数据工程实验室”。这三个机构均由王东教授牵头负责,形成了有机联动的科研体系。

研究团队由12名均拥有博士学位的成员构成,其中11人具有高级职称,涵盖经济、管理及环境等多个领域。团队重点围绕低碳技术与产业经济、能源经济与金融、低碳大数据挖掘及智能决策等方向开展研究,旨在打造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基地、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端智库,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哈工大力量。


图文刘俊伶

初审马程程

复审朱继任

终审张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