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深圳教育:太燃了!深圳学子争霸全国,比赛现场竟比电影还酷……
发布时间:2025-04-03 14:17:54 718

在深圳

科技与青春的碰撞

总能激发出无限可能

从追风少年成长为“机甲大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南工骁鹰”机器人战队

通过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的淬炼

以毫米级精度的雷达

自主导航的哨兵机器人等硬核成果

展现了深圳学子的创新精神

无人机在上空盘旋

机器人在地面怒吼

一发发子弹在起伏的场地内击打着

牵动着选手们的心

操作手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身边的队友大声地呼喊助威

一个个“机甲大师”

就在这方寸之间脱颖而出

这场面

可不是游戏或者电影里的

而是科技爱好者的顶级盛宴

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的现场

来自各高校的队伍整装待发

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

为了最高荣誉一决高下

这是无情机甲的决斗

也是深情青春的乐章

今天

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讲起

硕果: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南工骁鹰”机器人战队的活动场地

科技的震撼混合着青春的锐气扑面而来

墙上挂满团队成员在赛场上拼搏的照片

2024赛季联盟赛冠军和

一张张晋级卡闪耀着荣耀

各种型号的机器人跃跃欲试

战队队长李昊霖介绍了

一款会跳的机器人

“平衡轮腿机器人可是我们的独门绝技

司职步兵的它

在赛场上可是一把好手呢!”

对新科技的憧憬和对机械的热爱

把这群少年汇聚在这里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看过这个比赛的视频

当时觉得燃极了

没想到来深圳上学后

我也能真正接触到它”

如今

李昊霖已成为战队里的中流砥柱

从追风少年到“机甲大师”

他有什么故事?

选择:来到深圳,他最看中什么?

说起选择深圳的理由

李昊霖笑得很腼腆

“我想到南方感受科技之城的魅力”

十八岁的他

将目光坚定地落在了深圳

这座城市蓬勃的创新活力

丰厚的产业背景

能让他的创想变作现实

他怀着憧憬登上南下的列车

开启了在深圳的求学之旅

磨砺:稳定性是成败的关键

李昊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沉稳

理性地思考着每一个问题

这与他接受严谨的工程训练密不可分

“许多人认为造新东西更重要

但我认为比赛中的稳定性

才是成败的关键”

有一次

他们的机器人总是无法正常运行

“我记得那一晚

我们研究到了凌晨一两点

居然只是因为一段程序多了一个分号

就导致我们前功尽弃”

他狠下决心

要在严谨性上不断精进

在此之后

他的战队研发的产品

在性能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研制的雷达可以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相机扫描并跟踪(预测)附近30m的运动对象,识别精度可达厘米级别无人机定位系统;可以在室内强干扰且没有定位系统的条件下,实现稳定飞行,控制误差较传统自稳减少95%;哨兵机器人的自瞄准确率可以达到40%以上,可进行自主的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

成长:实践才能告诉我什么是错的

在全国赛前测试激光雷达融合定位时

他和团队遇到了大难题:

无人机云台的运动会

较大地影响雷达点云的质量

比赛中他们的机器人

要在复杂场地中灵活穿梭

面对敌方的攻击精准完成任务

稍有差池就可能满盘皆输

时间紧迫,来不及做复杂的数据过滤

怎么办?

李昊霖和队友经历了无数次尝试

最终想到了一个朴素却有效的办法:

用胶带手动遮挡靠近云台侧的雷达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课本上只教会你什么是对的

工程实践才能告诉我什么是错的”

在不断地磨砺中

他实现了

从学生思维到工程思维的跃迁

蜕变:作为队长,现在我更懂得坚守的意义

如今

李昊霖成为“南工骁鹰”战队的队长

身份的转变

让他肩负起了更多的责任

“我也会感到累

但比起赛场上的失败

我愿意用准备时付出的苦

换来最后的甜”

他深知

自己的坚持会激励整个团队

互相鼓励、众志成城

面对前行路上的困难也能从容不迫

他第一次参加线下赛时在朋友圈里写道:

“98%的队伍在这里被打败,

但100%的人获得了成长”

感恩:深圳让我看见了更大的可能

“深圳赋予我的科技梦更大的可能”

在这里

有许多本地赛事交流与实战的机会

高校间的协作与经验共享

也让他们不断进步

采购零配件

商家往往都是从深圳发货

这方便我们及时地、定制化地

找到我们所需的材料”

有了全方位的技术、经验加持

“南工骁鹰”在自己的天空越飞越高

在这里,每一个热爱科技的少年

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机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中

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GXApThliZrwv8sQIPvn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