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工行畲乡•荔见红罗”,青年学子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情邂逅
发布时间:2024-08-26 14:25:57 523

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鹅埠镇党群中心乘汽车于创新大道向西北方向6.1公里,穿过南坑水、梅坑山,村道直伸至一幢高大的灰色挑檐牌坊。横匾上“红罗畲寨”四字苍劲有力,引人注目。步入门后转身,一眼便能望见高处的金色凤凰雕塑,它振翅欲飞,为这座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红罗村,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与人文底蕴的地方,正静静地等待着每一位探访者的到来。

07x1nc1s000-7sbn.jpeg

2024年7月,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理学院的“工行畲乡 荔见红罗”实践队,带着对畲族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探索精神,踏入了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开始了一段深入而真实的文化体验之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去记录、去传播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畲族人民对凤凰图腾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诠释。

刚走进红罗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便能感受到那股浓郁的历史气息。展墙上挂着的图片和展柜中的文物,默默地讲述着畲族人民从古至今的迁徙历程和生存智慧。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与照片,如同时间的信使,静静地诉说着畲族的故事,从盘瓠神话的辉煌起源,到世代相传的图腾崇拜,无不彰显着这个民族的坚韧与智慧。而红罗畲族村,历经三次迁徙,从深山密林到今日的美丽村寨,每一次迁移都是对生存智慧的考验与传承的坚守。

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精美的畲族民族服饰,它们色彩斑斓,设计独特,每一件都仿佛是艺术品。服饰采用传统线描或近线描的造型手法,以单线勾勒图案轮廓,简洁的线条表现出各种形象。同时,畲族人民巧妙运用夸张和变形手法,使图案更加生动有趣。既有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等日常生活中的物像,又有文字排列组合成的图案。创作者注重的是人本与艺术符号精神的和谐,而非艺术与物质形象的模仿关系,更不受人类观念的束缚,从而打破自然提供给艺术的原始形式。此外,服饰下面一幅几米长的画卷徐徐展开,描绘着畲族的创生历史与独特文化。

看着这些展品,实践队员们不禁对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完好保存产生了深深的赞叹。畲族孩子们则用最质朴的笑容和最真挚的欢迎,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畲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善良。

07x1nc1v000-licf.jpeg

为了更深入地体验畲族文化,实践队还参与了畲族的传统舞蹈学习。在畲族女孩的带领下,队员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随着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他们的舞姿优雅,表情生动,这份共同的体验不仅让畲族文化的独特韵味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也悄然间加深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与相互理解。

长桌饭,作为畲族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载着畲族人民的热情与好客。随着酒碗的流转,悠扬的敬酒歌从长桌的一端悠扬地飘向另一端,歌声中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与对宾客的诚挚欢迎。酒过三巡,夜幕低垂,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便悄然拉开序幕。畲族儿女们以歌会友,以舞传情,他们的歌声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舞蹈中则讲述着代代相传的故事。

通过女孩们绘声绘色的讲述,实践队成员们的思绪仿佛被引领至那个遥远的时空,亲身经历了那场热闹非凡、充满温情的节日庆典。这份独特的体验,不仅让他们对畲族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更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洗礼,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本次文化探寻之旅,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理学院的实践队员们得以近距离领略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这个民族如同他们信仰的图腾凤凰一样,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灭的希望之光。(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刘伟豪 时振国)

原文链接: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ab4495f8b6604154b2e7d6c511c897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