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要闻
青年学子“自导自讲”,深圳校区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激发思政教育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05-24 15:36:45 2076

【哈工大(深圳)宣】(谢梁晖/文 王舒邈 丁百川/图)普京总统访问哈工大对加强中俄青年交流有什么促进作用?深圳文博会赋予我们怎样的“文化自信”?无人机投送外卖是一种怎样的新质生产力……当这些很“潮”的问题,遇上善于思考的哈工大青年,注定会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

5月22日,在哈工大深圳校区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的讲台上,19组参赛队伍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新时代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思政课讲得有“知”又有“味”。

深圳市学校思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佘彪,深圳校区党委副书记张国宏、校长助理俞晓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等现场观看比赛。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比赛中,从新疆的天山脚下,到河源的美丽乡村,再到我们身旁的街道社区,“社会大课堂”成为了参赛队伍最丰富的“资源库”。同学们结合自身社会实践经历谈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三区融合”……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思政课变得更鲜活。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故事”是重要的法宝。同学们以话剧的形式“沉浸式”讲述中国计算机工程学科奠基人、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先生探求科学救国之路的故事,退役大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讲述维护国家安全的故事,社会实践团队讲述校区驻合水村第一书记的“乡村振兴帮扶路”、走进再生水厂感受绿色发展理念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思政课既有高度也有温度,让现场观众坐得住、听得进、有触动。

身为新时代哈工大学子,哈工大百年发展过程中蕴藏的红色资源无疑是参赛队伍最宝贵的“精神富矿”。哈工大“八百壮士”为何毅然决然留在东北?我们如何传承好哈工大精神?哈工大人与国家发展应当怎样同频共振?面对这些问题,同学们给出了铿锵有力的答案:胸怀“国之大者”,始终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浪潮,在新的征途上奋发作为、追求卓越……

“行走”,是本次比赛的一大特色。课程中,同学们带领大家走进革命遗址、红色展馆、城市公园、街道社区,一路走、一路学、一路思,在“身旁的红色资源”中汲取思想力量。“深圳是一座千园之城,我们出门就能感受20分钟公园效应。”“大家知道吗?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大家对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擦亮“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品牌,加快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以高质量思政工作凝心铸魂,为推动校区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大正能量。

下面,一起来看看各个参赛队伍的现场风采吧!(审核 张惠屏)

1.jpg

稳中有序队

2.jpg

智启乡野,梦绘未来队

3.jpg

创世界队

4.jpg

青材之声队

5.jpg

时代之音宣讲团红星闪闪队

6.jpg

中国梦之队

7.jpg

鹏程万里队

8.jpg

共产主义接班人队

9.jpg

向“新”而行队

10.jpg

荐轩辕队

11.jpg

寻源·追寻变迁的足迹队

12.jpg

强国有我队

13.jpg

绿水青山美丽中国队

14.jpg

青年之光队

15.jpg

圳心国安队

16.jpg

筑梦穹宇队

17.jpg

时代之音宣讲团先锋领航队

18.jpg

生态有基队

19.jpg

逐梦鹏城队

20.jpg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