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宣】(谢梁晖 金慧/文)他们是很多校外师生,来到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初见”,很多人把他们称作“校区门面”或是“校区导游”。他们来自各个学院各个年级,在学生之外,他们多了另一个身份—校区综合展馆学生讲解员。
对他们来说,当自己换了一个身份和视角,才发现自己对校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从未有过如此深入的了解。也正是在一遍遍讲解中,对母校的情谊,变得愈发鲜活。
今天,我们选取了几位“资深”学生讲解员,来听听他们的讲述。看看在哈工大深圳校区当“导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2级本科生蔡佳钰:同一个故事有不同的讲法
蔡佳钰从大一开始加入讲解队伍,转眼已近两年时光。每每向朋友介绍自己,“讲解员”总是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一个词。
“其实刚刚入学的时候,我对哈工大和深圳校区的历史并不了解,只知道这是一所非常‘硬核’的高校。” 蔡佳钰坦言。
伴随着一次次讲解,蔡佳钰对学校的感受逐渐丰满了起来。除了硬核,“多元”“创新”“活力”这些词常挂在了她的嘴边。“感受最深的是校区20多年来发展的‘加速度’。” 蔡佳钰说,透过一块块展板,她感受到校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历史,“正是因为有了哈工大的深厚底蕴和深圳市的创新活力,才有了校区这般鲜明的办学特色。” 蔡佳钰感慨说。
综合展馆每年要迎接许多客人,有大人有小孩,有资深的老教授,也有希望报考校区的高中生。在蔡佳钰看来,同一个故事,面对不同的听众,有不同的讲法。“比如同样是‘凤凰’,大人看到的是哈工大强大的科研力量,高中生感受到的是科技蕴藏的无限可能。” 蔡佳钰说,她将继续做好讲解员,让更多人跟随自己了解校区。
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天瑶:讲解的本质就是“讲故事”
李天瑶是2023级的新生,开学第一天,听说综合展馆在招募讲解员,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我想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回想起自己的“初心”, 李天瑶腼腆地笑着。
第一次步入展馆,李天瑶的感受是这一方小小的天地浓缩了历史、拉近了时空。本科期间,她在威海校区校史馆做过讲解员,这为她大方自信地报名深圳校区综合展馆讲解员带来了底气。
在李天瑶看来,讲解就是“讲故事”,带着客人漫步展馆,边走边看、边看边讲,这绝不是一个“背稿子”的过程。李天瑶说,讲解的时候要有一种“松弛感”,这种感觉的背后是对哈工大及校区发展的“了然于心”。“面对不同的客人,我们要及时捕捉他们的反馈,根据反馈优化接下来的讲解内容,这样才能做到信手拈来、‘详略由君’。” 李天瑶分享说。
2024级博士研究生赵艳梅:最爱讲述哈工大“八百壮士”的故事
相比起其他讲解员,赵艳梅可谓是一位“老哈工大人”。本科、硕士均在哈工大求学,如今已有七个年头。
求学期间,赵艳梅经历了哈工大百年校庆、深圳校区办学二十周年等“高光时刻”。“每次在活动中唱起《哈工大之歌》,一股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这么多年从未改变。” 赵艳梅说,“哈工大”已经成为了镌刻在自己身上的深深烙印。
每一次讲解,对赵艳梅而言都是一次“真情流露”。她说,在讲解过程中,最喜欢分享的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的故事,这份精神是她攻读博士学位路上最大的精神动力。“他们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依旧坚守初心、许党报国,我们新时代哈工大人更应赓续传统、勇攀高峰。” 赵艳梅说,她将努力通过自己的讲解,把这份感动传递下去,让哈工大故事鼓舞更多奋斗者、逐梦者。
2020级本科生樊小维:在讲解中收获了自信
最初加入讲解队伍的樊小维,心中经常犯起这样的嘀咕:我究竟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回忆起最开始的几次讲解,樊小维说自己总会手心冒汗,还会忘词。如今谈起这段经历,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
樊小维的变化,源自一次次的练习、小伙伴们一次次的鼓励。她说,反复的练习与实战让她逐渐克服了紧张与恐惧,如今面对客人,她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落落大方、从容自信地开始讲解。每次开始讲解前,她都会在心里给自己加油打气——我是深圳校区的“代言人”。
在综合展馆收获的这份自信,樊小维将怀揣着它一路向前、勇敢前行。
2022级本科生刘宇航:在小朋友的眼中看到了“光”
刘宇航是综合展馆的“明星讲解员”,自信大方的他,每次都会受到听众的连连点赞。
然而让刘宇航最难忘的不是讲解完得到的表扬。在这些年的讲解中,刘宇航最难忘的是向桃源街道小朋友,以及校区基础教育对口帮扶河源市东江中学学生们讲述哈工大及深圳校区故事的经历。“小朋友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哈工大人的家国情怀与红色基因,但每每说起这些故事,他们总是特别感兴趣,眼里不自觉的流露出了‘光’。”刘宇航说。
谈到小朋友眼里的“光”,刘宇航话里行间满是感动。“这份‘光’,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刘宇航说,他将继续把这份“光”传递下去。
2022级硕士研究生路紫辰:100场讲解背后是100分的热爱
每每完成一场讲解,路紫辰都会在笔记本上“画正字”记录。如今,他的本子上已经有了将近20个“正”字。
研究生的科研繁忙,但路紫辰却始终坚持在综合展馆做讲解员。同学们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简单有力:对哈工大的热爱。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爱国、求是、团结、奋进”的哈工大精神……这些哈工大元素已经在路紫辰的心中生根发芽。他说,讲解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学习经历融入其中,或许是一场难忘的实验,或许是老师一次暖心的鼓励,不知不觉间,“哈工大”已融入他的血脉。
路紫辰的讲解很快就要突破100次,100次讲解的背后,是对母校100分的热爱。正如所有在综合展馆做讲解员的同学一样,100分的热爱,100分的热情——都是大学生活里最难忘的记忆。(审核 张惠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