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读特:哈工大(深圳)郭湘闽:在“沉浸式”乡村创新课堂中培育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3-10-12 10:47:18 1568

走出校园,深入乡村,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现代数字技术,解决乡村痛点问题,为打造智慧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门生动的创新研修课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明星课程”,青年学子们在“沉浸式”的乡村课堂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也切身感受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并提出“七个着力”。哈工大(深圳)的这门“网红”课程,正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的一次教学探索,在乡间热土上培育文化自信,在思政教育中守正创新。

把大学课堂搬到乡村

让理论知识更“接地气”

“每年暑假我们会组织各专业的本科生,前往清远市、潮州市、百色市等地的典型乡村,‘沉浸式’上课一周。在这一周内,我们将围绕一个乡村面临的真实问题,集中不同专业师生的创意和智慧,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课程主讲、哈工大(深圳)建筑学院郭湘闽副教授介绍道。

以乡村面临的农产品销售问题为例,如何让优质农产品搭上科技快车,走向更大的市场?来自电信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们联手设计了一款“乡村带货机器人”。当你人在深圳,想吃上地道的农村“土特产”时,只需在手机上点击感兴趣的商品,机器人便会在清远某个乡村进行一系列操作:货架取货、语音直播介绍、放入购物车……第二天快递就能送货上门。

4bb5d0b5d53fd9765e004dcc72f44eb0.jpg

郭湘闽在广州米岗村向学生们讲述产品设计方法论。受访者供图

“从创新上来讲,这门课程有‘三个打破’:第一是打破了高等院校作为象牙塔和社会间的隔阂;第二是打破了各个专业学科间的边界;第三是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偏于理论、远离实践的固有模式。”郭湘闽表示,课程设计的初衷是在真实的乡村生活体验中,以实践为导向,激发学生们的创意与学习积极性。

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哈工大(深圳)这门特殊的课程正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成功探索。“以前高校里的教学成果大多以考试来衡量,答好一篇试卷、写好一篇论文往往就可以得高分,但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产品研发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何呢?”郭湘闽认为,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高校应着力培养具备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deba8f0daea0fa3aeae59fac8bb269eb.jpg学生们在思想碰撞与实践中共同寻找创新解决方案。受访者供图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师生们的创意和智慧汇集成了具有实用功能的“V村在线数字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上,虚拟乡村新闻官将引领用户赏乡村美景、逛乡间小店,人工智能可自动生成乡村主题文创衍生品,体验者还能线上选购各式各样的土特产,满足了乡村宣传、乡村电商、乡村治理等多维度需求。而郭湘闽主讲的这堂《面向乡村振兴的多学科交叉创新实践》课程今年也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实践

除了学科交叉、注重实践外,面向乡村振兴是这门课程的另一大特色。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就包含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如何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郭湘闽认为,走进乡村便是一次思政教育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的绝佳机会。

“我们第一次上课的地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清远市连樟村,从过去的深度贫困村到如今欣欣向荣奔小康,通过在连樟村的学习和生活,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连樟村旧貌换新颜的蝶变,这就是文化和制度的力量。”在郭湘闽看来,走出象牙塔,深入乡土中国,能够达到行胜于言的思政教育效果。

8f76bdfb254666ee6ba6c9d0ab6485a6.jpg

       连樟村建起了占地1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图

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作为高校教师,郭湘闽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高水平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与研究,并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融入专业课程的思政创新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