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人文学院2023系列通识讲座之六:万物皆乐器
发布时间:2023-04-28 11:25:59 2553

图文 | 刘波)4月21日晚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赵洪啸老师为校区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万物皆乐器》的通识讲座。赵洪啸老师目前任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陶笛艺术研究所所长,擅长多种乐器演奏、乐器改良制作以及多种题材的音乐创作。自2004年起连续十九年组织“洪啸音乐支教团”于暑期赴全国各地偏远山区自费支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1.jpg

 “在任何地方,闭上眼睛,聆听万物,我们总是能听到各种声音。透过那丰富、精致、真切的声音,我们甚至能听出它们的色彩和情绪。”在讲座中,赵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根据其物理属性、形态结构,制作成乐器。比如一支吸管,经过简单的制作,就可以变成一支吸管膜笛。吸管膜笛不用吹气,而是靠演奏者的声音和笛膜发声共振而发声。赵老师曾教近百人自制吸管膜笛并演奏《天空之城》。2.jpg

 赵老师还用随身带来的杯子、卡片、小石头、注射器、果壳等,现场为我们演示了多种可以宅家随便玩的自制乐器,好玩,有趣,充满了创造力,让人脑洞大开。

“我的童年在农村度过,在大自然中学习音乐。地里的麦秆、树上的枝条都能制作成乐器。”赵洪啸认为,生活中的万物都是制作乐器的材料,只要用心面对世界,便会感知到天地万物的脉动和韵律,以及它们各自的色彩和情绪。“尤其你们是理工科的学生,动手能力更强,可以尝试自制乐器,在自制乐器的快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惬意。”

赵洪啸在讲座现场还为同学们演奏了陶笛、埙等传统乐器,在音乐中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周末。

人文学院美育教研组吴丹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活动,刘波老师代表学院向赵洪啸老师赠送了纪念海报。3.jpg

初审 | 刘波

复审 | 张莹

终审 | 黄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