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宣】(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期间,哈工大深圳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苦练“内功”,开展了11场集体备课会。思政课老师们围绕持续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入”,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推动2023年度教学工作走深走实展开系列研讨,为讲好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汇聚力量。
跑出速度 第一时间进课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共组织4次集体备课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针对2023新版教材变动内容,对课件内容的选取进行了快速的调整和完善。同时,老师们围绕新版教材教学课时的细化安排、课程评分细则的把握、课程群安排教学活动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则将新旧两版教材结合备课,着重强调要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论断全方位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带着热气”进课堂。
摸出精准度 精益求精进教案
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组的3次集体备课中。老师们从校区教学文件及授课教师“规范用语”的学习,到考核方式、考试环节设置、教材选用及阅读文献的修订,逐一进行规范和打磨。大家集思广益,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课程教学计划调整、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等展开讨论。形势与政策教研室通过2次集体备课,明确了新学期授课分班、课件内容、分数管理等教学工作思路,同时围绕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展开了精彩的头脑风暴。
提升鲜活度 同研共学进头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同样为顺利开课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教研组的老师们围绕新学期课程授课安排、考核要求和教学注意事项等进行讨论,同时围绕该课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逻辑关系、如何融入和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进行讨论,全力实现“授课有层次有特点”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11场集体备课中,刘铮、戴吾三、彭刚等资深教授还进行了教学示范,并就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学情分析、备课疑问、提高课程“抬头率”、如何上好教师生涯第一节思政课等问题讲授了经验,充分发挥了老教授们的“传帮带”作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过程。今后,学院将继续常态化开展相关活动,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不断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编辑 谢梁晖 审核 张惠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