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宣】( 金淑芳 文/图)“辅是帮助,以服务为先,导是指引,需尽引领之责,工作方法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哈工大深圳校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梁羡飞说,通过十年的实践,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以“真用心”换“真信任”
成为一名合格辅导员的秘诀就是找准定位,主动地去付出,尽可能地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梁羡飞认为做好辅导员工作首先要主动和学生们“在一起”,花时间和精力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如果和学生接触得少,学生是很难敞开心扉向辅导员倾诉的。只有平时保持沟通和互动,学生才会主动分享喜怒哀乐。我们才能知道同学们需要什么帮助。”以“真用心”换“真信任”,同学们才会在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寻求辅导员的帮助。
“刚进学校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会感到迷茫,会去找辅导员聊天”,在梁羡飞心目中辅导员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开始做辅导员时,我觉得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但慢慢发现和大家‘谈心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同学们怎么才能愿意和我谈?这其实是对辅导员沟通方法和工作态度的一种考验。”梁羡飞说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感触颇深。宿舍、课堂、路边、食堂等,还有线上的各个平台,都可以成为他与学生交流的地方。现在,梁羡飞最喜欢的事就是和同学们聊天拉家常,他成为学生群里的“话唠”,是学生宿舍里的常客,是学生活动场所最常见的身影。
十年的辅导员工作,梁羡飞最值得骄傲的事就是同学们在毕业后依然打来的电话。“老师,我现在能和你聊一下吗?”“老师,我要不要辞职呢?”“老师,和这样的同事怎么相处?”很多同学在毕业后,都会面临角色转换带来的迷茫和困难。有同学刚入职场就被公司派往海外,开始那个阶段,工作压力大、孤苦伶仃,身边没有可以倾诉的人。有的同学,努力不被领导认可,一时难以融入工作团队。当接到这些倾诉电话时,梁羡飞心里是很感动的,“虽然在工作上并没能给予任何实际的帮助,但是他们最无助时候,能第一时间想到我,是对我真的信任。”
走访学生宿舍(右一)
走访学生宿舍(右一)
带领学生走访杭州阿里巴巴公司(左二)
心思细腻的“办事达人”
同时带483名研究生,既有刚入校的新生,也有面临升学就业的毕业班学生,涉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方方面面,工作内容琐碎繁杂。梁羡飞回忆起2018年9月台风“山竹”登陆深圳期间,和新一届刚入学研究生在宿舍“大战”台风的夜晚,一切都还历历在目。“雨水倒灌进宿舍,满地狼藉。我和同学们一起紧急关好门窗,用绳子绑好把手,在玻璃上贴满胶带,一切妥当才缓过来一口气。”那一天,电话从未曾停过,一一核实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宿舍、门窗是否关好,还要安抚首次经历台风而情绪紧张的学生。既要像“大哥哥”,关键时刻冲在前,也要像“大姐姐”,做好心理关怀。
“超快的响应速度,超强的工作能力,超热情的态度”同学们说起梁老师都赞不绝口。疫情期间,很多学生无法返校,梁羡飞主动承担起“跑腿员”的重任,帮学生邮寄电脑、书籍、证件、衣服,打印出国成绩单,借户口卡,开远程电脑,还要帮学生定期浇浇花。梁羡飞不仅“办事快”,而且“心思细”,这正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体现,“毕业时去办三方协议盖章,梁老师已提前把整个流程写在用印单上,每一步要找的老师的名字和对应的办公室都写的清清楚楚”。虽然是一个小细节,毕业几年的同学谈起这件事依然记忆深刻。谈到这些事,梁羡飞说“都是小事,每一个辅导员都是这样工作的”。
核验学生返校资料
校区“三人行”微思政辅导员工作室成立(右五)
温暖和正能量的传承
为什么选择做辅导员?梁羡飞有着自己的答案:“求学时代遇到的几个辅导员老师,因为受到他们的关怀和帮助,就期待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希望有一天,也能有人对我说,谢谢你曾出现在我的青春里。”
回想大学时代与辅导员相处的经历,梁羡飞仍觉得亲密而温馨。本科期间在北方高校就读,每天早晨都要签到出操,无论是怎样天寒地冻的天气,最早到操场的都是辅导员陆老师,这种陪伴让大家非常感动。“除了日常的守护和陪伴,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陆老师更成了我的‘主心骨’。有一次银行取钱忘记拔卡,导致账户余额全部被盗取,当时很着急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是他陪我去报警,还一直担心我的生活费不够。”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有一个人可以依靠,陆老师将工作做到了同学们的心里。
温暖的力量可以被传承和放大,梁羡飞带的学生中已经有不少人成长为新一代的优秀辅导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李泽金就是梁老师带出来的“新主力”,在他看来,“是梁老师让我看到了一名辅导员是如何影响着他的学生成长为更好的人。工作中展现出来的熟练程度和专业程度,背后藏着的是努力和付出。”电信学院20级本科辅导员田薇也是梁老师培养的新一代辅导员骨干,她从梁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中得到激励、寻得方向。她说,“在辅导员的工作中有很多被信任的满足感和被需要的幸福感,但偶尔也会因为学生的一些不理解而难过,这时就常常会想,如果是梁老师,他会如何处理、如何自我调节,如今‘玻璃心’已经逐渐修炼成了‘金刚钻’。”
一届又一届,梁羡飞陪伴着学生成长,送走了700余名毕业生。在学生的心中,他既是令人尊敬的辅导员,但也是他们私下里时常谈论的那个“有时也挺可爱”的“飞哥”。“用实干努力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服务工作!”这是梁羡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始终努力的方向。
与深圳校区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的合影(左二)
与研究生毕业生的合影(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