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要闻
传递生命火种 校区学子孟煜彬成为深圳高校在校生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发布时间:2019-07-12 14:16:24 6250

哈工大(深圳)宣(谢梁晖/文 张伟哲/图)7月6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温情满满,校区学子孟煜彬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校区副校长姚英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允明前往探望,带去来自校区师生的温暖与关怀。

热“血”青年——深圳高校在校生首位捐献者

7月的深圳骄阳似火,校区学子的热心比日光更烈。7月6日,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孟煜彬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位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孟煜彬成为深圳市本地高校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在校学生。为此,校区获得了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深圳市血液中心颁发的感谢状,感谢校区学子热心公益,积极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展示了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了爱心慈善、献髓救人的信念。

初及弱冠之年,孟煜彬是位十足的热“血”青年。初次献血是大学一年级,在 “献血车进校园”的活动中,他挽起袖子用自己的热血帮助他人,并且产生了由衷的自豪感。也正是在这次活动中,医护人员向他介绍了中华骨髓库以及相关的科学常识,他当场就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中华骨髓库捐献者的一员。

 生命接力——万分之一的希望

今年4月,孟煜彬接到了深圳市血液中心的电话,告诉他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我感到非常惊喜”,这是孟煜彬的第一反应。造血干细胞配型主要是HLA基因检测配型,特异性很高,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配型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能给一位素昧平生的人带去生的希望,我非常乐意”,孟煜彬说到。

2个月后,孟煜彬造血干细胞的高分辨配型成功,在接受了全面的体检后,孟煜彬于7月初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4天的动员剂注射,据医护人员介绍,捐赠干细胞时,医院将在捐献者胳膊上插入输液管提取血液,将血液中的干细胞提取,再将血液输回捐献者体内,整个捐献过程消耗不到400ml的血液,与一次献血的量基本相同,只是耗时更久一些,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

目前,孟煜彬经过短暂留院观察,已经回到学校,投入到了一如往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素昧平生——用爱燃起生命之光

谈到几天前这次拯救生命的捐献,孟煜彬感到十分自豪,但他认为这份自豪感不仅仅属于他自己,更属于参与到捐献工作中的医护人员与志愿者们。“捐献前后大概经历了4个月的时间,在整个过程中,大量的医护人员与志愿者齐心协力,在物料储备、信息沟通、技术支持、干细胞运输等多方面通力合作,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孟煜彬认为自己只是碰巧遇见了这样一个奉献爱心的机会,并有幸参与其中贡献力量,他说到:“我相信有机会的话,身边的同学们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他祝福受捐赠者早日战胜病魔,健康快乐地生活。

孟煜彬介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建设是一项挽救生命的社会系统工程,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同学了解和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用爱重燃患者的生命之光,将爱与希望传递下去。

IMG_8066.jpg

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深圳市血液中心为校区颁发感谢状

IMG_20190706_130833.jpg

IMG_20190706_133444.jpg

捐赠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