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智能学部宣】(张为民/文 智能学部/图)为高质量推进2025级新生入校衔接与学术启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智能学部于8月29日组织开展学部迎新工作,8月30日上午举行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与入学教育。两日连续发力,从入校报到到入学引导环环相接,帮助新同学尽快完成从“到校”到“入学”的角色转变。
一、智能学部迎新有序周密,服务保障到位
8月29日,校区整体迎新工作正式启动,智能学部结合学部特色,全面推进迎新组织与服务保障,着力优化各环节体验与细节设计。迎新当天,学部精准对接新生需求,科学规划接待流程,聚焦流程引导、现场接待、后勤支撑和氛围营造等关键环节,搭建报到咨询与服务平台,安排志愿者队伍提供分区引导、材料核验、困难帮扶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切实保障新生顺利完成报到、入住和信息登记等环节,让初到校园的同学们安心、舒心。
除暖心高效的服务外,智能学部更加注重迎新的仪式感和文化引领。学部特别设置品牌化迎新展台,推出互动抽奖、定制文创产品、特色合影墙等丰富环节,让新生在热烈的氛围中初识学部文化,增强归属感与认同感。结合“智能+”的学科特色与创新氛围,迎新现场还融入智能化展示与互动体验,充分彰显学部技术创新与文化建设并重的育人理念。学部教师代表、志愿者全程坚守岗位,确保服务有条不紊、细致入微。新生与家长纷纷表示,智能学部的迎新工作高效、专业且充满温度,为他们留下了难忘的“第一课”印象,拉开了美好大学生活的序幕。
二、入学教育系统开展,明确方向提振信心
8月30日上午,智能学部举行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暨入学教育,会议由学工办主任张钰主持。智能学部主任楼云江、党委书记张雁、党委副书记吴菁、副主任徐睿峰、学部主任助理王颖以及各学院负责人出席。
会上,学部党委宣传委员、团委书记曲丰成系统介绍智能学部的学科布局、科研平台与人才培养体系,详细说明培养环节安排与资源获取路径,引导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学习节奏、精准对接科研方向。教师代表、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建刚结合多年教学科研实践,向新生分享如何确立研究兴趣、开展团队协作、遵守学术规范与提升学术表达能力,强调要以长期主义打磨过硬本领。在校生代表徐成昊围绕时间管理、课题选择、竞赛与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新生代表林晗则表达了在智能学部立志成才、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心与行动规划。
智能学部主任楼云江代表学部,向2025级研究生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因使命而生、因奋斗而强,智能学部依托深厚的工科底蕴,加速布局智能科学、机器人、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前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他寄语同学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胸怀家国情怀,立志高远目标,积极主动探索创新,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中彰显青春担当。
会后,全体新生合影留念,随后召开年级大会,研究生新生辅导员与教学秘书与新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围绕培养方案、课程安排、导师对接、在校生活等进行系统的介绍说明。
智能学部将价值引领、学术引领和能力引领贯穿新生培养全过程。入学教育不仅讲清“学什么、怎么学、向谁学”,更注重“为什么学、为了谁学”。学部不断完善从报到咨询、学业指导到科研训练、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的支持体系,打通课堂教学、科研平台、企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联动通道,让新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部各部门协同联动提供服务,引导同学们从入学第一天就能找到方向、资源和团队。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贺信发表五周年。面向新征程,智能学部坚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精神底色,依托深圳创新生态,强化多学科交叉协同,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此次迎新与入学教育,将严谨、实干、创新、担当的要求贯穿始终,把“从哈工大出发、向时代答卷”的期许写入新生的学习与成长之中。未来,智能学部将持续汇聚优质师资与科研资源,优化培养体系,构建面向前沿、产业和社会的成长路径,支持同学们以科技创新回应时代命题,以实干担当书写青春华章,以更高能级迈向辉煌未来。(初审:董瑶 复审:曲丰成 终审:吴菁)
迎新现场
领导慰问
入学教育现场
年级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