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谢梁晖
近期,哈工大深圳校区师生捷报频传,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不断。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简称CUPT)近日在西安举行,经过三天五轮的激烈角逐,哈工大深圳校区代表队以总分第八名的成绩荣获全国一等奖,并首次夺得最佳女生奖。这是哈工大深圳校区在该项赛事中连续四年获得全国一等奖。
本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由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组委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近300所高校代表队参与。哈工大深圳校区代表队由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2级本科生蒋宇萱、朱逸鹏,2023级本科生宋汶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韩学超、唐丹宇和基础学部2023级本科生胡千羽组成。在曹峰、王拴、陈书湄、周宇、陈晓彬、晏飞翔、陈怡沐、陆敬予老师的联合指导下,队员们认真研读文献、精心设计实验,每周开展备赛专题讨论,最终在赛场上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完善的实验设计,赢得了现场评委与兄弟院校师生的连连好评。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是国内高校大学生物理学领域的顶级赛事之一。该赛事是一项以团队对抗为形式的物理竞赛,以培养参赛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理念,对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交流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全国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
日前,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三峡大学承办的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收官。哈工大深圳校区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出色完成了现场性能测试与终审答辩,以全国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一等奖。这是哈工大深圳校区首次在该赛事中收获国家级奖项。
电力电子创赢赛道赛题紧扣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行业的发展需求,要求参赛团队制作高压差、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双向隔离电源,对同学们的理论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校区参赛作品是一款具有双向变换和隔离功能的DC-DC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范围为36-60VDC,输出电压为400VDC,额定输出功率为1kW,实现了双向高效稳定的输出电压。此外,硬件电路充分考虑保护电路设计、热设计以及整机系统的功耗控制,确保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了环保节能的设计目标。
哈工大深圳校区参赛团队由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1级本科生虞劲锋、万翔宇、刘思诺、王宏杰、朱铃听旋组成,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谷宇、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李成睿共同担任指导老师。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日前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三天的激烈角逐,哈工大深圳校区南工绝影智能车队表现优异,斩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充分展现了校区青年学子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
智慧巡检赛项要求选手们基于导航、计算机视觉、智能车和无人机协同等前沿技术,结合机械设计改装,使无人机和无人车系统能够自主完成空地协同和城市大楼的巡检任务。赛场上,队员们沉着冷静,在适应未知赛道情况下稳定发挥,作品展现出了出色的协同表现和较高的识别正确率。经过激烈的对抗与竞速,“摩托组”刘翔、朱伟文、米心妍获一等奖。“天途创意组智慧巡检”孙鹏、罗尚毅、朱骥、苏以、王知原获一等奖。“镜头组(NXP)”张立、吴俊炜、刘浥获二等奖。“越野组”屈宇辰、赵彬涵、张尔言获二等奖。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葛亚明、苗志怀、杜惠任主要指导教师。
为取得好成绩,南工绝影战队的成员在备赛期间开展了嵌入式系统编程、控制理论、电子电路设计等多领域的学习培训。同学们夜以继日、反复调试,努力克服各种干扰,不断优化控制模型,尽一切努力让车模跑得又快又稳。对于同学们而言,这是一次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双提升。
全国大学生操作系统设计赛
近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操作系统设计赛总决赛在杭州举办。哈工大深圳校区学子斩获内核赛道一等奖1项、功能赛道5项二等奖。这是哈工大深圳校区在该项赛事中连续四年获得全国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是由系统能力培养研究专家组发起,由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面向高校大学生的全国性大赛。本届比赛自2024年2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各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内核设计赛道与功能挑战赛道分别有来自全国高校的239支队伍和350支队伍报名参赛。
依托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操作系统》教学团队,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共组建6支队伍出征大赛,其中1支队伍征战内核实现赛道,5支队伍征战功能挑战赛道。在6个月的备赛期中,各参赛队伍专注各自设计领域迎难而上、积极备赛,最终斩获佳绩。指导教师夏文、李诗逸、仇洁婷获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
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1所高校的7086支队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哈工大深圳校区参赛队伍再创佳绩,斩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王梓治、郑柏烽、陈哲锴组作品《HeadEase Bot——头部洗护一体机器人》,才子航、谭晋骞、覃炫堡组作品《RobotCube_Masterrr》获一等奖,蔡卓畅、陈子博、赵子睿组作品《出行助手智能鞋柜》获二等奖,刘喆熠、朱敏欣、李明哲组作品《哈哈大王》获二等奖,王梓治、郑柏烽、蔡卓畅、陈子博组作品《潮汕老爷车》获三等奖。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以“更好、更快、更强”为主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努力构建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具体创作和后期孵化一体化的人才培育链条,助力机器人领域杰出人才培养。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
在2024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总决赛上,哈工大深圳校区“SCIM_Intelligent队”的阎相君、陈豫、李嘉琪、杜亚龙和“评委敢问我敢队”的李春阳、许逸桐、张志涛、区文灏分别在仇洁婷、夏文、杨新聪三位老师指导下,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以及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研究专家组共同发起,旨在激发物联网相关专业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活力,为行业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此次大赛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835所院校的3294支队伍同台竞技。
“SCIM_Intelligent队”针对老旧汽车改造升级这一实际需求,开发了一套端云协同的汽车后装智能座舱系统。团队成员充分利用了华为云IoTDA设备接入服务、华为云语音合成服务、阿里云大模型服务,同时在树莓派5上部署端侧AI模型,并利用ArkTS语言开发了适用于手机和平板的HarmonyOS App,最终实现了车辆远程控制、车载中控屏、智能语音助手、驾驶员疲劳监测功能,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认可。
“评委敢问我敢队”的参赛作品“智慧停车场”采用OpenHarmony 的rk3568开发板,结合华为云IOTDA设备接入服务、RDS数据库服务、OBS对象存储服务、FunctionGraph函数工作流等技术,设计了停车场设备与云端服务之间的数据链路,实时监控停车场的使用情况,为车主停车提供自动化服务,还在华为云Astro Canvas实现了数据大屏及手机小屏的可视化开发。团队作品受到了竞赛评审专家的广泛关注,最终收获佳绩。
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日前,2024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商道杯”管理决策模拟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在合肥举办。哈工大深圳校区潘心怡、王双双、盛小芩,黄愉峰、黄梓洋、郭保汛同学组成的队伍收获全国一等奖,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王婷、杨轶担任指导老师。这是哈工大深圳校区首次参加“商道杯”管理决策模拟挑战赛,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校区青年学子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深入思考和巨大潜力。
“商道杯”总决赛采用现场路演答辩形式开展。参赛队伍需模拟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情景,各团队对公司过去6年的经营情况做总结陈述,向全体股东展示未来发展潜力。答辩过程包括陈述发言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要求参赛队伍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清晰阐述企业模拟经营策略。
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起源于北京大学,自2007年创办以来,致力于为高科技创新创业搭建交流平台,被誉为“最具原创精神的青年创新盛会”。本届“商道杯”由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359所高校的3441支团队同台竞技。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在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中,由哈工大深圳校区41名本科生和6名指导老师组成10支队伍斩获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充分展现了校区师生在计算机设计领域的“硬实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赛事之一,由教育部计算机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举办。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大赛涉及软件应用与开发、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媒静态设计、计算机音乐创作以及国际学生“汉学”等多个领域,为青年学子使用计算机开展设计工作提供了广阔平台。
哈工大深圳校区参赛学子表示,这次比赛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备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都成为了学习过程中宝贵的经验。将以本次比赛为契机,不断提升计算机设计水平,努力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原文链接:https://appdetail.netwin.cn/web/2024/09/342cb83f704f1e79f100b667364bec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