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
哈工大深圳校区学子有点“忙”
忙着走进社会课堂、
忙着钻研科学前沿、
忙着制作竞赛“装备”、
忙着踏遍大好河山
……
暑假已过大半
哈工大深圳校区学子在各个领域
努力“修炼”内功
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大步向前
不断收获进步、成长
绽放无尽光芒
跟随这篇推送
一起来看看
他们的模样
暑期社会实践,干劲十足
2024年暑期
同学们下乡村、进社区、访企业、献爱心……
以创新多元化的实践方式
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从中拓宽眼界、增长才干
在多个领域挥洒青春汗水
贡献青春力量
“我以后也要上哈工大!”在河源市东江中学、和平县大坝镇中心小学的互动课堂上,在同维希望小学“放飞梦想”夏令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专题实践暨“大手牵小手”夏令营中,在罗湖区笋岗街道北站社区无人机科普活动现场……哈工大深圳校区实践团的同学们常常能听到这句话。
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走进各地中小学生当中,做知识科普讲座、分享大学生活见闻等,在他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
在深圳市星愿树(清湖校区)特殊教育学校,实践团的同学们积极参与为孤独症儿童设计的语言表达课、社交技巧小组课、感觉统合课程等,在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中,感受到了教学的不易,也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在福田区爱心托管班,实践团的同学们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科幻之旅,鲁米诺发光实验、大象牙膏实验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科学的趣味与魅力。
访企业、下乡村、走基层……校区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施展才华、磨炼意志、实践成才。
参加各类竞赛,披荆斩棘
除了社会实践的同学们
还有一批哈工大深圳校区学子
这个假期
他们以创新为驱动,以竞赛为舞台
不断挑战自我,探索科技的无限可能
在他们与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
一项项创新成果应运而生
一次次竞赛佳绩频传
来自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基础学部的六位小伙伴,暑假期间全身心投入到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国赛的备赛工作中。在此前的中南赛区竞赛中,同学们以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赢得了评委和师生的一致好评,夺得中南赛区一等奖。经过了地区赛的历练,同学们迅速进入“查漏补缺”模式,不断优化和完善物理理论模型,期望在即将到来的国赛中取得好成绩。
同样在准备全国赛的还有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戴同学和她的团队小伙伴。她们正在准备2024年度“瑞萨杯”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全国赛。在获得南部赛区一等奖后,团队成员每天在实验室里待到晚上十点,紧锣密鼓加紧调试设备、提升“装备”性能等。“这个假期忙碌又充实,我挺享受的。”她说。
在工训实验室,多个并联机器人、龙门架式机器人格外吸引眼球。这些是校区自动化专业学生组成的参赛团队精心制作的机器人。这个暑假,同学们在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工训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在全国起重机大赛省赛中喜获丰收,6支参赛队伍成功实现“满额晋级”。现在他们又忙着进一步完善创新方案、提升操作技术,争取在全国赛的舞台上再创佳绩。
这个暑假,对2021级本科生虞同学及其团队小伙伴来说特别难忘,因为他们刚刚在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上勇夺全国一等奖。比赛在暑假期间,即使在决赛的前一天晚上,他们依旧在通宵调试着电路。“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全国一等奖”就是最好的答卷。
留校学习科研,细致入微
暑假期间
走进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实验室
浓厚的学术气息和炽热的科研热情扑面而来
“科研人”正在争分夺秒攻克学术难题
对他们而言
暑假是一段宝贵的"科研加速度期"
他们以这一"科研攻坚季"为跳板
全力推进科研工作
展现哈工大人的拼搏奋进精神和不懈追求
在智能计算研究中心,2022级硕士研究生陈同学的工位上正在多屏联动,显示器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编程代码,一边做着算法性能分析,一边细心记录。他的眼睛在多个屏幕间快速切换,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沉浸在自己的算法世界中。
暑假里,哈工大深圳校区多间实验室科研设备面向师生开放使用。2022级硕士研究生帅同学与同专业的师兄弟基本每天都“泡”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室里,一遍遍重复橡胶类材料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他计划将假期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前进的驱动力,勤奋攻关,为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另外一间力学实验室,博士生张同学戴着手套、身着实验服,为评估一种新材料的力学性能,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原位纳米力学实验。张同学希望利用暑假这段时间,实现自己课题研究上的突破。
每位hitszer的选择或许各异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
将自己的青春年华
积极地投入到祖国蓬勃发展的洪流之中
将个人的梦想和追求
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
为同学们点赞
素材来源 | 校区团委、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各学院
文、图 | 向碧霞 王拴 谷宇 胡一博
编辑 | 向碧霞 金淑芳
审核 | 张惠屏 陈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