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要闻
校园里看火箭!哈工大(深圳)再添航天精神文化新地标
发布时间:2023-09-19 19:31:44 4961

【哈工大(深圳)宣】(谢梁晖 李晓慧 吴锐婵 苗俊丰 文/图)牵手走过67载,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的“双向奔赴”浪漫又动人。如今,哈工大(深圳)迎来一段特别的“航天奇缘”——9月19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模型在学校落成,该模型既有“高颜值”,更有“深内涵”,将成为广大师生学习航天文化、感悟航天精神的新地标。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CZ-6A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洪刚,科研四部副部长曾占魁,CZ-6A型号副总指挥、型号项目办主任李红兵,哈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哈工大(深圳)校长黄玉东,哈工大(深圳)校领导张国宏、王宏、戴纪锋、张钦宇、张民、梁大鹏、魏军、俞晓国,哈工大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副院长邵郁,哈工大(深圳)校区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科学技术处主要负责人与师生代表参加火箭模型揭牌仪式。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于2022年3月29日首飞成功,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固体捆绑等一系列技术新突破,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次落地哈工大(深圳)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模型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捐赠,箭体高10米,直径0.6米,与学校主楼、学术权杖、时光胶囊遥相呼应,为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黄玉东代表学校向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爱心捐赠表示衷心感谢。他说,长期以来,哈工大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有着深厚的合作渊源和良好的合作基础,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双方以火箭模型落成为契机,在创新平台建设、校企协同育人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希望全体师生勇担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使命,携手前行,共赴未来!”藉此火箭模型落成之际,黄玉东对全体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二是深入学习哈工大与中国航天六秩风雨、执着前行的光辉历程,从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经历中汲取前行力量。三是发扬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不断推动办学治校再上新台阶,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洪刚在发言中分享了作为一名航天人和一名哈工大人的“初心”。他说,身为一名航天工作者,哈工大赋予的“规格”与“功夫”令他受用终身,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是他在中国航天逐梦路上的不竭动力。火箭模型的落成是大学与科学的完美融合,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与母校加强沟通交流,同时期待更多新生代哈工大学子投身航天事业,在航天舞台、科技舞台与人生舞台上书写更加灿烂的新篇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戴江浩第一时间被火箭模型“圈粉”。他在发言中说,航天事业就像一颗闪亮的星辰,指引着他在求学过程中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哈工大航天人的动人事迹更坚定了他投身航天事业的笃定信心。看着刚刚落成的火箭模型,他心潮澎湃,更将把这份热爱转化为前行动力,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航天人,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走得更稳更远。

在追寻航天梦的道路上,处处都有哈工大人的足迹。67年来,哈工大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航天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文化,用严格的“规格”和到家的“功夫”为中国航天谱写了一段又一段佳话。像戴江浩一样,火箭模型刚刚落成,就有不少学生来到广场打卡留念,在这里感悟航天文化,汲取精神力量。

仪式结束后,洪刚以《志存高远,航天报国》为题面向300余名师生做专题讲座。讲述中国航天事业重大工程取得的历史成就,揭示中国航天背后的科技力量,解读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技术突破,带领同学们探寻“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探月精神的根与魂,鼓励青年学子奋发向上,力探苍穹,赓续传承航天精神,踏上逐梦空天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1.jpg

洪刚(右)与黄玉东共同揭牌

微信图片_20230919142731.jpg

黄玉东致辞

_MJF0977_副本.jpg

洪刚讲话

_MJF0926.jpg

张钦宇主持仪式

_MJF0986.jpg

学生代表发言

2.jpg

3.jpg

4.jpg

5.jpg

师生共同见证揭牌仪式

6.jpg

洪刚为同学们做专题讲座

7.jpg

8.jpg

讲座现场

微信图片_20230919193929.jpg

黄玉东(右)向洪刚赠送哈工大校训石模型

微信图片_20230919193930.jpg

微信图片_20230919193930_1.jpg

参观综合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