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感受团结花绽放之美,赓续青年人“垦荒”精神
发布时间:2023-08-31 09:42:25 2430

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组成的哈工大(深圳)“铸牢团结之本 赓续青年担当”民族团结实践队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市、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7月27日至8月6日开展实践调研活动。从实践中观察民族团结工作成果,感悟新一代青年人的应发挥“垦荒”精神,为边疆建设奉献青春热血,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7月28日至31日间,哈工大(深圳)一行师生跟随领导人的脚步,感受民族团结之花在社会民生、宗教文化等领域的绽放之美。巍巍天山,广袤昆仑,风景壮阔美丽。生活在此的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描绘一幅幅美丽和谐的民族团结画卷。实践队第一站来到了固原巷社区,社区里各民族居民其乐融融,社区合唱团一曲《民族团结亚克西》向队员们展现了团结之花的美丽情形,这也正是民族团结新画卷的美丽一景。

202308302058411349571091.png

画卷之美不仅止于基层社区,更因人才济济的高校熠熠生辉。实践队来到领导人考察过的新疆大学与喀什大学,“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指示被高校落到了实处。实践队继续跟随领导人的脚步,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进行参观,了解当地发展历史,从时间长河里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一路思。实践队对包含民族友谊、竭诚互助、八方援疆在内的民族共荣意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8月3日至4日,实践队前往新疆喀什的恰萨街道办人民广场社区、西公园街道办佳和社区、伯什克然木乡以及英吾斯坦乡开展实践活动。面对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实践队队员与他们倾心交谈,并为他们准备了有趣的宣讲活动和小礼物,大家还开展了篮球、足球友谊赛,建立了弥足珍贵的深厚友谊。231份有效问卷的结果,反映少数民族青少年对于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所表现出的强烈认同感,民族团结之花已深深扎根于新疆地区新生代青年的心田里。

202308302058461373444346.png

团结之花处处盛开的新疆大地上,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塔克拉玛干沙漠上搭建了一批批太阳能与风能工作站,点亮家家户户;一台台国产采棉机在一望无际的棉花地进行采收、压块与拉运一体化作业;一栋栋惠民工程建筑正在拔地而起…攻坚克难的奋斗场景、爬坡过坎的坚实足印,如今新疆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青年人的努力。无数青年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昂扬奋进的洪流。为了发掘青年人的竭诚奉献,建设边疆的故事,实践队联系采访了王立军、袁伟、张慧君等多位哈工大校友,在他们的建设边疆故事中,体悟新一代青年人“垦荒”的精神担当。

2017年,喀什地区科学技术局书记王立军校友受中组部和国资委的委派,在英吉沙县任县委常委,参与当地的扶贫工作。扶贫工作困难之处不止语言不通,也有意想不到的分裂势力和外敌的干扰。但他始终冲锋在扶贫、维稳的第一线。援疆的经历也让他成为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如今,在民族团结之花欣欣向荣之时,他正在计划借助科学技术力量,改进储运技术,让喀什最甜美的瓜果能够走出喀什,送到家家户户之中。冲锋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上,王立军校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这正是“垦荒”精神的真实写照。

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伟校友响应国家西部建设号召,发挥“螺丝钉”精神,服从企业安排,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发展的大潮中,来到新疆分公司研发适宜当地发展的农业器械。为了解决采棉机卡脖子难题,他率领团队攻坚克难,最终成功实现采棉机国产化,铸造出属于中国的大国重器,为民族同胞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以创新体系支撑高质量新疆建设,为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30830205856160254387.png

无论是乌鲁木齐新航站楼的落成、新疆大学的学科搭建、喀什地区中医院的建设,还是新疆维稳第一线等都能看到哈工大青年的身影。工大青年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勇于拓荒垦荒,为地方人民生活水平和地区经济建设做贡献,诠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内涵,尽显工大青年的时代担当。

202308302059041913397314.png

此次实践调研,实践队切实感受到了新疆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与地域人文,了解到当地政府全力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切实感受民族团结之花的绽放之美。通过聆听工大青年建设边疆故事,感悟青年人的时代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赓续这一份“垦荒”精神,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成为民族团结的维护者、民族和谐的促进者、民族进步事业的建设者,推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同期待各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明天。(通讯员:石冰若、刘澳、王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