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宣】(谢梁晖/文 受访者/图)如果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的母校,哈工大(深圳)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届本科生张成洋脱口而出“四季如春”“充满希望”和“治学严谨”,然后笑着说“三个词不够我来描述我热爱的哈工大(深圳)。”
如今,张成洋已经通过研究生推免资格前往清华大学进行深造。每每回忆起哈工大(深圳)的求学时光,温暖的回忆总会涌上他的心头。对张成洋而言,这是一段难忘、浪漫又收获满满的时光。
在哈工大(深圳)收获“幸福感”
时光回到2019年的夏天,对物理和数学极度“着迷”的张成洋,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哈工大(深圳)通信工程专业。在他看来,通信工程是物理和数学的“完美组合”,而哈工大(深圳)又是百年名校和创新名城的“绝佳搭档”。在志愿填报系统点击“确认”的那一刻,他不禁憧憬起自己的大学生活。
令张成洋高兴的是,他的理想和现实撞了满怀——“哈工大(深圳)就是我心目中大学的样子。”
哈工大(深圳)赋予张成洋的,首先是一份满满的“幸福感”。张成洋说,这份“幸福感”既来自温馨的公寓式学生宿舍、硬核的实验室,更来自学校的人文关怀。他说,班主任、学业导师、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关怀是他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力量,无论是学业上、生活上或是职业规划上遇到了烦心事,总会有一位指点迷津的老师出现在他身旁。“哈工大(深圳)的老师们更像是‘大朋友’,完全没有距离感。”
“幸福和快乐是会传递的。” 每次寒假回到高中向学弟学妹们介绍哈工大(深圳)时,张成洋都不会用事先准备好的资料。老师们上课时的“金句”、实验受挫时队友间的鼓励、宿舍窗口看到塘朗山的云卷云舒……这些点滴记忆就是最鲜活的“招生宣传广告”,张成洋希望把在哈工大(深圳)收获的“幸福”传递给学弟学妹们。
在哈工大(深圳)锤炼“真功夫”
热爱物理的张成洋,在哈工大(深圳)延续了这份热爱,更在一次次的磨砺中锤炼了“真功夫”。
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备赛的过程中,张成洋遇到了实验仿真困难等难题。回想起那些熬过的夜、流过的汗,张成洋认为都是成长路上最闪亮的“勋章”。“困难不可怕,解决困难时收获的学习能力和乐观心态弥足珍贵。”在他看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是大学生涯里最重要的一课。经过不懈努力,张成洋在中南区域赛中捧回了冠军奖杯,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了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
让张成洋难忘的,还有电子设计竞赛。备赛时,他和团队小伙们遇到了硬件焊接、单片机软件编写、算法仿真、电路仿真等方面的难题。“哈工大(深圳)的同学不会认输!”看似“山穷水尽”时,大家齐心协力寻找“柳暗花明”:电路芯片参数不达标时,大家直接驱车前往华强北采购合适芯片。启用新的单片机时,大家一起重新学习软件环境安装和代码编写。算法精度不达标时,通过查阅文献,采用新的算法极大提升了精度……拿到全国二等奖的荣誉证书时,大家喜极相拥,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谈及这段经历,张成洋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实验平台、全程保驾护航的指导老师、志同道合一同攻坚克难的同学……“这是一片培养兴趣、锤炼‘功夫’、实现梦想的沃土。” 张成洋说,在哈工大(深圳)的日子总是充满希望,因为大家能够在这里创造无限可能。
在哈工大(深圳)书写“靓青春”
同学们说起张成洋,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可盐可甜”的帅小伙——做得了科研,比得了竞赛,不光成绩好,还拥有一副好嗓子。
在2022年哈工大(深圳)十佳歌手的舞台上,张成洋实实在在的“圈”了不少粉。决赛舞台上,他以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为主题创作了说唱歌曲《杯中旅行》,站在舞台上,他既是一个歌者,也是一个“讲述者”——通过歌声将备赛时的酸甜苦辣传递给大家,将这份乐观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传递给大家。
说起这段表演经历,张成洋腼腆地笑着。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说唱梦”,是哈工大(深圳)年轻、开放、多元、包容的校园氛围,给了他上台圆梦的勇气。
毕业离校之前,张成洋无数次仰望星空,走向草坪,回想着四年间的点点滴滴。四季如春的校园见证了他四年浪漫的青春,而他也见证了哈工大(深圳)四年的发展变迁。张成洋在毕业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感谢哈工大(深圳)带给我的知识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临近离别,心中有万般不舍……
虽然道了一声再见,但母校赋予他的,他将铭记终生。张成洋说,在研究生阶段,他将牢记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心怀梦想,艰苦奋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今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让“哈工大人”成为烙印在他身上最闪亮的标签。(审核 张惠屏)
张成洋在毕业典礼上领誓(右三)
校区领导为张成洋拨穗并合影留念
张成洋参加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右三)
张成洋参加十佳歌手比赛(第二排左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