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要闻
哈工大深圳校区召开2022年度科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发布时间:2022-12-22 07:00:14 10087

【哈工大(深圳)宣】(李晓慧 王舒邈/文 吴锐婵 丁波皓 /图)12月19日,哈工大(深圳)2022年度科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师生活动中心召开。会议全面回顾深圳校区2022年科技工作发展成果,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展望未来,激发校区科研工作者和教职工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再奋进。

哈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深圳校区校长黄玉东,深圳校区党委书记吴德林,党委副书记张国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戴纪锋,校长助理梁大鹏、魏军、俞晓国出席会议。特聘校长助理张民主持会议。

黄玉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校区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对工作在科研一线的教职工表示感谢。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培养科技创新拔尖领域人才的重任。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圳校区要把握机遇,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区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黄玉东对校区科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为建设“航天第一校尖兵强校”提供增量。充分发挥哈工大传统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有组织地深度参与国家航天战略谋划布局,敢于善于提出重大科学问题,破解更多“卡脖子”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将深圳校区建设成为空天科技的南国新高地。二是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重点学科布局,形成鲜明学科特色,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与企业联合攻关,围绕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创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转化。充分发挥校区广大“海归”教师背景优势,以全球视野推动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探索人文社科学科发展路径,打造和优化学术增长点,为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持续加大投入,鼓励引导教师勇担重任,培育产出从无到有的原创性、前沿性和引领性研究成果,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推动若干学术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四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深化改革,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科研共享机制,营造让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生态和丰厚土壤。

黄玉东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筑好基、起好步,踏上办学新起点,以勇于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的劲头,打造更多“国之重器”,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贡献新力量。

吴德林宣读《2022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优秀科技工作奖表彰决定》,勉励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立新功,助力国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做出新的贡献。与会校区领导为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颁奖。

科学技术处处长赵轶杰在会上报告了2022年深圳校区科技工作总体情况,着眼“新起点”,全面总结校区过去一年科技工作取得的各项成果;分析“新形势”,客观分析当前科技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新征程”,展现未来发展新蓝图。

校企合作奖获奖代表、特殊环境物质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冷雪松,优秀人才奖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肖淑敏,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奖获奖代表、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执行院长李兵在获奖感言中感谢校区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享了个人在科研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交流了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的典型经验、特色做法。

校区各职能部、处、直属单位、各学院、研究院主要领导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代表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

深圳校区2022年科技工作“成绩单”

2022年,深圳校区科技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科研经费稳步攀升,人才队伍稳步壮大,获省级团队项目4项,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团队3项,立项数实现新突破,获资助金额4500万元。

各级人才均有斩获,获国家、省、市各级人才16项,其中深圳市杰青5项,位列全市第一,人才培养能力逐渐增强。成果奖励再上台阶,人才奖励取得多项突破,首获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连续三年获得深圳市青年科技奖。

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成果突出,系统谋划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级平台建设实现里程碑式突破,省部级平台年度新增5个;2023年度全省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高校获批立项9个,其中深圳校区立项3个,居全省首位;重点实验室集群、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子午工程二期哈工大深圳站及诺奖科学家实验室——索维奇智能新材料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强化“有组织科研”,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首次斩获青年科学家项目,在多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合同经费共计8579万元,同比增长269%。

聚焦前沿科学布局,基础研究提质增量,全年累计获批各级各类基金类项目243项,获批经费15989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量首次“破百”,占一校三区总立项数的四分之一,在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上均实现零的突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获批85项,获批数量同比增长39.3%。

2022年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共立项196项,累计合同金额26519万元,同比增长46.4%,其中技术攻关类项目28项,合同金额4444万元,同比增长252.7%,可持续专项项目5项(获批数位列深圳市第一),合同金额3400万元,同比增长185.7%。

服务国防发展需求,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人文社科持续发展,社会科学领域实现各级项目全覆盖,共获批国家、省、市各级项目30项,智库影响力不断提升。

深度融入“双区”建设,校企合作和区域合作持续深化,到账经费同比增长30.3%。成果转化成效稳步提升,校区持股股权原值676.5万元,当前估值4175.2万元,实现国有资产增值517.8%。

空天科技、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网络安全、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成果频出,以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2022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优秀科技工作奖表彰名单

一、先进集体奖

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大数据会计与决策研究中心

二、优秀团队奖

海洋土木工程团队、空天通信与网络技术团队、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团队、智能安全团队、智能光子系统团队、电子材料与封装制造团队、大科学工程建设团队、太阳爆发研究团队

三、优秀人才奖

王爱杰 、肖淑敏 、廖  清

四、优秀项目奖

冯学尚 、李  兵 、刘洪海 、徐国爱 、刘郝亮 、岳程斐、姚英学 、仲  政 、张伟哲 、王爱杰 、李锦辉、徐小川

五、校企合作奖

冷雪松、刘川意

六、成果转化奖

赵维巍 、吴向方 、朱永刚

七、建言献策奖

李  昕 、王  东、 曾  元

八、优秀服务奖

李  嘉 、左慧婷 、崔良乐 、韩  冬

image001.jpg

image003.jpg

会议现场

image005.jpg

分会场现场

image007.jpg

黄玉东讲话

image009.jpg

吴德林宣读《优秀科技工作奖表彰决定》

image011.jpg

张民主持会议

image013.jpg

赵轶杰报告校区科技工作发展情况

image015.jpg

李兵等获奖代表分享心得体会

image017.jpg

黄玉东为“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奖”获奖集体代表颁奖

image019.jpg

吴德林为“优秀团队奖”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image021.jpg

张国宏为“优秀人才奖”获得者颁奖

image025.jpg

张民为“校企合作奖”获得者颁奖

image027.jpg

梁大鹏为“成果转化奖”获得者颁奖

image029.jpg

魏军为“建言献策奖”获得者颁奖

image031.jpg

俞晓国为“优秀服务奖”获得者颁奖


热点新闻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