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要闻
哈工大深圳校区主办大学写作与沟通能力培养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11-28 13:16:19 2882

【哈工大(深圳)宣】(黄阿莎 韩晔 孙莹莹 张莹 景怡 关贝贝 黄红宇/文 董思聪/图)日前,由哈工大深圳校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大学写作与沟通能力培养教学研讨会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大学中英文写作教学及改革进行研讨。

深圳校区副校长张钦宇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哈工大等高校的写作课程团队教师参加研讨会。

张钦宇在致辞中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一流的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基础,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要依托科学的本科课程体系。写作课程作为培养青年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的基础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本次研讨会为平台探索课程建设之路,不断开拓与学生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写作课程发展新方向,为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本次研讨会分为主旨演讲和圆桌会议两部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以《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 学术规范——学术写作的基础》为题做首场主旨演讲,他介绍了学术写作的多种类型与特定目的之间的关系,指出学术写作的创新精神可细化为“求异、求争、求全、求新、求远”五大目标,学术写作可通过质疑、对比、溯源、检索等方法展开,同时应当注意概念、逻辑和常识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原主任梅赐琪、哈工大深圳校区经济管理学院外籍专家鲁伯特·霍德(Rupert Hodder)教授分别以《寻找教学和教学管理的规律——清华写作与沟通课建设的思考》《英国大学学术英语的目的》为题进行分享,他们介绍了清华大学写作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及促成学术英语的多方面影响,“主题式、小班制、全过程深度浸润”“合理的课程期望是教改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避免以空洞的技术性语言掩盖贫乏思想的‘学术腔’”等精彩观点令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在圆桌会议环节,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中心主任曹柳星、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写作与交流课程教研室主任杨果、哈工大深圳校区理学院副院长赵毅分别以《大规模小班制的通识写作课缘何可能:“和而不同”的蓝图与节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南方科技大学通识写作课程的教改探索》和《讲好数学/学术故事》为题,分享了清华大学写作课程“思维写作主线+主题副线”的展开路径、南方科技大学写作课教改实践、理学背景下学术写作的要求等内容。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张聪副教授、哈工大国际语言中心主任孟勐副教授分别以《学术英语写作课程设计与创新路径》和《基于博士生培养体系设立的论文修改工作坊》为主题分享了山东大学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混合式教改举措和哈工大论文修改工作坊的设立运行与教学成效,与会师生围绕写作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得到了教务部的指导与支持。接下来,深圳校区将持续推进中英文写作课程教改,与兄弟院校的写作课程团队实现更加紧密的校际联动和资源共享,不断推动写作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编辑 谢梁晖 审核 张惠屏)

1.jpg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