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三下乡·忆百年征程,承青马使命”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4日至7月26日在江西九江共青城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共青精神”,感悟共青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敢于拼搏、辛勤劳动”的精神风貌。
鄱阳湖畔,庐山南麓,镶嵌着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共青城市。20世纪五六十年代,98位上海青年垦荒队员曾在这里“上演”了抛洒青春和热血的垦荒“时代剧”,成为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如今,一批以“鸭鸭羽绒服”为代表的共青城特色产业全国闻名,实践团走进共青城,感受这座城市“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精神内核。
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精神
革命精神指引着前进和发展之路,如今的“共青精神”凝聚了无数革命先辈们的心血。胡耀邦同志生前三次亲临共青城考察和指导工作,言至深,行至切,对共青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月24日下午,实践团第一天先来到了耀邦陵园,鄱阳湖畔的耀邦陵园依庐山南麓之势,实践团跟随讲解人的步伐拾级而上,于林间小路上、夏日蝉鸣中,听讲解人讲述胡耀邦同志不凡的一世,体悟他“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品格。在胡耀邦同志遗像前,实践团成员重温入团誓词,庄严宣誓,永做革命接班人!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耀邦陵园重温入团誓词。
毗邻共青城的德安县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家乡,“故里思国士,家乡溢稻香”,实践团顶着炎炎烈日特地来到隆平广场隆平雕像处献花悼念。隆平广场上,袁老手捧沉甸甸的稻穗,面上露出慈祥可亲的笑容,静静地望着远方,他忧虑天下人之疾苦,是最赤贫的英雄,激励着实践团青年们砥砺前行。
脚步丈量革命热土,青春追寻共青精神
作为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共青城市是一张闪亮的名片。“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是60多年来几代共青人披荆斩棘、接续奋斗的结晶。
7月25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坐落在共青城市金湖乡邹家岭的共青精神体验园,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解密”共青社发展一个个小故事,青砖、标语、红旗、手扶拖拉机、老式旧家具、石阶、枕木、木制桁架等等,都是垦荒青年们青春的见证,是共青精神发展的痕迹,是故事所在,是圣洁的奉献与拼搏精神的所在。在讲解人的领唱下,实践团队员们齐声高唱《我们是志愿垦荒队员》,重温当年垦荒队员激情拼搏的豪迈感情。
图为实践团在共青精神体验园学唱《我们是志愿垦荒队员》。
追寻“共青精神”,实践团随后来到共青城市博物馆重温红色记忆,了解共青城的沧桑历史,挖掘六十余年来在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个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奋斗,现在的共青城市就是一代代垦荒人前仆后继的结果,未来的祖国大地上等待青年继续书写精彩人生。
来时漫漫垦荒路,此时熠熠共青城
1955年,上海98名青年垦荒队员到达江西省德安县米粮铺拖沟岭、鄱阳湖畔志愿垦荒,而后成立“共青社”,经过垦荒队员数十年的接续努力,“共青板鸭”、“鸭鸭羽绒服”、“跨境电商产业园”、“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共青城不断打造城市名片,从小小的“共青社”变成如今的共青城,2022年6月,共青城市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倪新华同志是当年响应党的号召从大上海来到鄱阳湖畔垦荒的志愿者,历经过垦荒创业那战天斗地的艰难岁月。7月26日,实践团在共青城团市委的协助下采访老垦荒队员倪新华,听老垦荒队员讲述当年艰苦的垦荒经历,学习当年筚路蓝缕、背水一战奉献自己宝贵青春的拼搏精神,挖掘先进事迹,提炼当时青年人的理想内核。
图为实践团采访老垦荒队员倪新华。
共青城一直都在垦荒,只是锄头换了、田地变了,新时代拓荒的锄头变成了“人才+资本+产业”新模式,实践团在共青城市基金小镇、跨境电商产业园和道木熙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调研。跨境电商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冯成来向实践团介绍园区完善的电商孵化链,展示了共青人在新时代拓荒田地上借助“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果。
图为实践团考察基金小镇。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艰难困苦,千难万险,广大团员青年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团的旗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团员青年的身影”,哈工大(深圳)青马实践团通过走访、调研体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涵,接过“老垦荒”队员们的接力棒,向无数正在努力的“新垦荒”前辈们学习,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发起冲锋的号角,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把青春献给祖国!
图为实践团在共青城站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