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宣】(孙煜超/文 张韶琛 李国朋 孙煜超/图)5月28日,哈工大(深圳)举办“一起向未来——校友导师计划”活动,作为办学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拉开了校友返校活动的序幕。23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受聘为校友职业发展导师,他们将在择业就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为学弟学妹提供指导,帮助大家了解行业用人需求及职业发展动态,为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带来新的“助攻”。
哈工大(深圳)副校长姚英学,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副院长及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活动。
姚英学在线为23名校友颁发“校友职业发展导师”聘书。23名新上岗的导师既有职场经验丰富的2004届校友,也有求职经验十足的2022届校友。在建筑、金融、文化、科研、水利、装备制造、生态环保等不同领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而回归母校成为导师,他们则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成为学弟学妹们的求职道路上的引路人。
姚英学在致辞中说,校友是母校建设发展的坚强基石和重要资源,真诚地希望各位校友以本次受聘为契机,不断加强与母校、与在校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习就业岗位供给、科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更多帮助,为母校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新动力。希望在校生们以校友为榜样,从他们的身上汲取奋进力量,努力成长为更加优秀的哈工大人,让哈工大精神代代相传。
活动中,校友们忆往昔、话情谊、谈经验、促发展,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对学弟学妹们的深情嘱托洋溢在大家的发言之中。2011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赵霖、2009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白世军、2010届结构工程学科博士生朱焰煌、2007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杨振英、2007届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硕士生荆万里、2022届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沈国斌、2007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杜伟分别分享了求学记忆、求职经历、创业心得、校友联络、行业发展等内容。他们表示,在哈工大(深圳)的求学时光是一生中难忘的回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更是伴随他们一生的精神力量,这些年来,母校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大家希望以本次受聘为起点,为母校的建设发展、为在校生的职业发展带来更大帮助,充分展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哈工大力量。
活动当天,23名新聘导师与600余名师生“兵分四路”,围绕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智能建造、金融科技四个领域进行了精彩的云端研讨。在人工智能分会场,曾璐、何晏成、刘林三名校友做人工智能领域主题报告,他们勉励青年学子“大”看行业、“中”看企业、“小”看专业,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求紧密相连,立志解决更多芯片、人工智能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为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贡献力量。在智能装备分会场,白世军、杜伟两名校友寄语同学们瞄准赛道、持续深耕,在学习中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未来圆梦职场。在智能建造分会场,朱焰煌、幸厚冰、张派、荆万里、张东冬五名校友从行业发展变迁、企业岗位需求、个人性格分析等维度分享求职经验,他们希望同学们树立求职信心、及早做好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在“大基建”的广阔舞台上展现青春风采、实现青春梦想。在金融科技分会场,沈国斌、附雄道、张承辉、陈佳龙、解云鹏五名优秀校友做分享,他们希望青年人夯实专业能力、练就过硬内功、树立远大理想,在求职过程中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在职场上乘风破浪、逐梦远航。
据了解,哈工大(深圳)始终将学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全力答好人才培养工作的“答卷”。(编辑 谢梁晖 审核 张惠屏)
姚英学致辞
线上颁发校友导师聘书
线上合影
人工智能分会场
智能装备分会场
智能建造分会场
金融科技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