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哈工大(深圳)首批毕业班学子回到了久违的校园。当日零点刚过,哈工大(深圳)就迎来了第一位入校学生。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确保学生平安返校成为考验学校疫情防控举措和协同作战能力的一场“大考”。
返校前进行行前教育、诚信教育
学生返校当天,哈工大(深圳)校长周玉、党委书记吴德林,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等领导前往校园出入口,实地检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慰问一线工作人员,欢迎许久未见的同学们“回家”。
为迎接同学们健康、平安、顺利返校,校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学生工作部、资产管理处等部门统筹安排、优化方案,各学院充分发挥辅导员、导师、班主任等多方力量。
返校之前,各学院以多种形式对返校学子开展行前教育,确保返校政策及所需材料要求覆盖至每一名学生。行前教育中,尤为突出的是“诚信”二字,疫情当下,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成为旁观者,提供真实、准确的返校申请材料就是对疫情防控的最大支持。
据了解,所有申请进入返校“白名单”的学生,均需提交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后方可返校。深圳市外返校学生需提供家庭属地健康码、行程卡、24小时核酸、健康申报卡、返校承诺书、全部同住人前3天核酸“六件套”,市内返校学生则需提供粤康码、行程卡、48小时核酸、健康申报卡及返校承诺书“五件套”。学院及学校采取交互检查、多轮检查等形式确保入校材料符合要求,切实做到对全体学生的底数清、情况明。
送上“元气早餐礼包”,让校园防疫有力且温暖
测温消毒、查验证件、复查返校条件、沿着返校学子专用通道进入校园、开展核酸检测……入校当天,校园从容有序,各岗位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各司其职,许多学院领导、辅导员老师也根据学生抵校时间来到校门口迎接。
学校老师“组团”为学生送餐
学生返校后,学校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工作。在返校学子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学校为大家准备了“元气早餐礼包”,各学院党组织及机关党委组织上百名师生志愿者开展送餐上门、核酸检测服务等保障性工作,让校园防疫有力又温暖。
校领导在返校现场
针对学生返校后的课程安排,学校及时进行了调整,同时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两手准备,确保教学工作平稳有序。此外,学校将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与监督检查,让同学们把佩戴口罩、每日上报信息内化为疫情防控期间的一份“自觉”。
请“查收”各学院老师满满的思念
作为返校工作“大接力”中的“最后一公里”,各学院老师积极筹备返校工作,只为与同学们在校园重逢。做实做细各项工作,既是为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也承载着对同学们满满的思念。
返校现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小琼说,为了迎接同学们返校,学院领导、学生导师、班主任等全员参与,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只为让同学们返校无忧。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工办主任、博士生辅导员陈南坤早早地穿好了防护服,在入校口进行信息核验等工作,希望第一时间见到返校的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辅导员辛欣对同学们返校期待已久,她说,学院采用调查问卷、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数据统计的效率和准确率,并建立返校学生“数据库”,全力护航同学们返校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2班班主任刘卫红说,接到返校预通知后,学院就开展了大量工作,“期待同学们回到校园,真正感受一下毕业季的快乐与不舍。”
老师们满满的思念,同学们都已“查收”。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泽禄这些天一直怀着着急又期待的心情等待返校。“辅导员老师耐心帮我解答了关于出行、餐饮等方面的问题,现在我的心里很踏实。”王泽禄说,这段时间老师们都非常辛苦,同学们看在眼里,也非常理解,大家一定积极配合战疫。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典典一早就回到了学校,她说,学校对返校材料的审核非常严格,让她多了一份安心。
首批学生返校后,哈工大(深圳)将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工作,同时将根据疫情形势谋划好非毕业班学生的返校工作。
记者 刘丽
通讯员 谢梁晖 常溪 李晓慧
向碧霞 金淑芳 丁波皓 文冲/图
深学编辑黄秋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