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要闻
“学校接你回家!”昨晚,哈工大(深圳)进行了一场“爱心接力”……
发布时间:2022-03-16 22:54:29 4633

【哈工大(深圳)宣】(谢梁晖/文 丁波皓、校区办公室 、学生工作部、资产管理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图)3月15日下午,一名学生向学校发来了紧急“求助”:因脚踝骨折,正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进行术后治疗的她,在收到医院3月16日起暂停非隔离区住院业务的消息后,心里十分着急,不知道出院后前往何处落脚。

此时的深圳,各小区严格管控。此时的大学城,正封闭管理。她的家人也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前来照料。此时的她孤身一人,面临着无处居住、无人照顾的处境。

学校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接她回校!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要把她从医院接回校内并非易事。与此同时,她还面临着术后护理等困难。要兑现“接你回家”的温暖承诺,需要多方协调、联动配合、上级批准,是一场环环相扣的“爱心接力”。

“一定不能让这位同学着急!”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等领导第一时间发出指令:加强与市教育局、深圳大学城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在万无一失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尽快将她接回学校。

特殊时期彰显特别的速度与温度。

“进一步细化学生返校安全保障流程!”

 “马上向教育局报送专车接送安排和返校后安排!”

“隔离宿舍已经准备好,资产管理处和辅导员在准备物资。”

“公务用车、司机、防护服、物业消毒人员到位!”

“入校申请已经提交给大学城审批。”

“大学城已经批准学生入校!”

“司机已经穿上防护服。”

 “市教育局一回复,就马上出发!”

 “同意了。”

“大白出发!”

“给同学也带一件防护服,穿好后进入我们的车。”

“要沟通好,有伤口不知道方不方便穿防护服?”

“医生说可以穿。”

“同学同意穿防护服了。”

“资产管理处专门给同学准备了平床。”

“辅导员把学生相关物品安排妥了。”

“司机现在接到学生从医院出发了。”

“学生安全返回,谢谢司机大白。”

彰显速度的“爱心接力”,需要各自履职尽责“加速冲刺”,还需要相互协同配合“不掉棒”。校区办公室与学生工作部马不停蹄地协调学生返校的方案与流程,资产管理处准备的防护服、消杀物资早已就位,学生所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直同她保持着联系。平日里习以为常的“回校”,在特殊时期却非常不易。接送车辆消毒、出入路线,路途中防护服穿戴,返校后健康管理、核酸检测……在确保每一个环节稳妥,并经市教育局审批同意后,这名同学在当天晚上9点回到了学校。

彰显温度的“爱心接力”,需要大家在困难的时候“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得知这名同学即将返校,学校为有脚伤的她准备了平床,替她配备好了居家健康观察期间的生活物资,与社区协同安排好了每日上门进行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辅导员老师将每天安排好电瓶车,陪她一道前往大学城社康中心进行伤口换药。

愈是困难时刻,哈工大(深圳)人“抱团”力量愈大。事实上,关注着这场“爱心接力”的人还有很多,在哈工大(深圳)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群里,当天晚上群消息达上百条,大家纷纷为这名同学的“回家之路”出谋划策、加油鼓劲,校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析情况,研究对策,始终关注着这名同学实时动态。

在这场“爱心接力”中,开车前往医院接学生的是学校司机赵分明。为了做实防疫措施,在把学生安全护送到居家健康观察的宿舍后,他也需要进行居家健康观察,但谈及这场“紧急任务”,他感到自己很光荣。赵分明说,这是他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成为“大白”,穿上防护服后特别闷热,在近两个小时的接送途中,他一直用“把学生安全接回学校”这句话默默地为自己加油鼓劲。

突然摔伤骨折,又遇见了严格的疫情管控,学校的爱心接力让“难上加难”的她,在回到学校的第一时间写下了肺腑之言。她在这封感谢信中说到,在心目中,学校一直是她的另一个家,在最近这段困难的日子里,学校和学院一直关心呵护着她,这让她有了支撑下去的精神力量。疫情期间返校困难重重,但学校一直在努力地争取着,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真真切切地让她感受到了哈工大大家庭的温暖。“我爱大家!”信的末尾,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困难不怕,哈工大是家

在深圳面临着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之时

同学们永远可以相信哈工大(深圳)

哈工大(深圳)始终在你身后!

(审核 张惠屏)

2.jpg

顺利返回学校

3.jpg

接学生回校的“大白”赵分明

4.jpg

5.jpg

学校准备的平床与生活物资

1.jpg

学生回校后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