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宣】(谢梁晖/文、图)“希望大家把本次座谈会当做一次交流会、学习会,共同为上好思政课、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言献策。”11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深圳)校长周玉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院教师交流座谈,共商学院高质量发展良策。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深感这是一份塑造灵魂的工作。”“哈工大有深厚的红色基因,深圳也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是我们讲好思政课的天然优势。”彭刚、戴吾三、王岩等教师已有近40年教龄,如今依然每周走上讲台,与青年教师共同奋斗在教学一线,他们发言中体现出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引起了大家共鸣。
周玉表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切实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好发展好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除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初登讲台不久的“青椒”也在座谈会上发言。他们表示,面对思想活跃的“90后”“00后”青年学子,深感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的重要性,也迫切地感受到要不断铸魂补钙、自我充电,才能实实在在地把思政课讲出味道、讲入灵魂。
周玉十分关心青年教师们的成长,并为他们的发展提出建议。周玉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作为思政课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讲政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成为政治素养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切实成为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者。
“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阅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周玉强调,加强学习是思政课教师提高理论功底与教学水平的“不二法宝”。青年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多学历史,在历史中汲取丰厚滋养,成为一名精通专业、知识渊博、博古通今的老师,这样才能避免照本宣科,真正把自己吃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有高度有深度、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师。
座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志、副院长徐晶、直属党支部书记席伟健分别介绍了学院总体发展情况以及教学、科研、党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周玉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学院成立时间短、建设起点高、发展速度快,全体教职工工作热情饱满,形成了推动发展的“一团火”,希望学院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周玉要求,学院要继续把思政课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学院要凝练发展方向、严把用人标准,根据“思政课程体系建设+若干学科发展方向”的思路引才用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师资队伍扩容,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立德树人工作的坚强阵地。
副校长姚英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惠屏,教务部部长朱宁、副部长邹虹,人力资源处处长计红军,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曹斌,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方灵敏等参加座谈。
座谈会现场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