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一班2002101团支部的同学们一齐启程,来到了坐落于深圳市龙华区白石龙社区的一座著名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是深圳市内“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料、文物收集最全的纪念馆,馆名由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题写。纪念馆共设三个展厅,分别为一号、二号展厅和白石龙会议旧址展厅。
在纪念馆门前有着一份“营救留困在香港的部分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名单”,同学们纷纷驻足。这上面有众多公众熟知的人物,如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梁漱溟、戴望舒、吴祖光、萧亁等等。进入馆内,是一排齐整的名人雕像及内容详实的展览,同学们更是对那段历史有了真切的感受。
二号展馆,白石龙天主教堂,也是这次文化名人大营救的接待站和指挥机关。展馆内呈现的是大营救部署会议的短片及场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邹韬奋先生的题词:“保卫祖国,为民先锋。”
三号展馆记录了大营救最为惊心动魄的一部分,讲述成功脱险经过。日军为了缓解粮食紧缺的问题,强行驱散香港市民离港回内地,趁难民潮之际,文化人士开始撤离行动。而日军为了控制难民,设立了数十道哨卡,文化人士虽乔装成难民,但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身份。同学们无不为这段历史动容。
从1942年1月9日到11月22日,历时11个月,东江抗日游击队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到达目的地。东江抗日游击队不仅营救出大量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还成功营救出111名国际友人。
通过本次团日活动,同学们学习了这百年一瞬、这段为期11个月的营救之旅的历史。此次大营救,为中华民族、为新中国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对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意义深远,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深刻学习这份英勇不屈的白石龙精神。(审核 田佳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