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论坛
机电-卓越 博士生论坛 (第十七期)
发布时间:2021-10-21 09:29:52 3625

演讲人:范德威

题  目:基于智能算法的湍流射流混合控制

时  间: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 下午14:00

地  点:哈工大(深圳) T240

讲座简介 :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工业和居民生活对能源需求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成为必然选择,燃料与空气的快速混合直接影响着燃烧效率、污染物排放等空气指标。上述应用与湍流射流混合控制有密切关联。因此,研究湍流射流混合控制,理解湍流射流混合控制背后的物理机理,开展与湍流射流混合控制的相关研究对节能减排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突破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开发了一个基于线性遗传编程的人工智能湍流射流混合控制系统。将该系统用于射流混合控制,在寻优过程中,该系统依次发现了轴对称、旋转、拍打等经典控制模式。最终经过11代的寻优过程达到收敛,发现了从未报道过的组合控制模式(拍打+旋转)。相比于无控制时,该模式的控制效果可将射流混合速率提升约14倍。

个人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周裕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实验流体力学,基于智能算法的射流混合、钝体绕流控制,相关成果现已发表SCI论文三篇。


演讲人:刘红涛

题  目:等离子体流动的离散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研究及应用

时  间: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 下午14:00

地  点:哈工大(深圳)T2407

讲座简介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第四态,占据宇宙物质总量的99%,广泛应用于天体物理、空间电推进、磁约束聚变及材料处理等领域。计算等离子体作为理论和实验间的桥梁,对深入理解复杂等离子体行为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等离子体广泛的物理参数(数密度:108~1026 m-3 ,温度:102~108 K),其特征时空尺度跨越多个量级(时间:10-12~103 s,空间10-9 ~103 m),这一多尺度特性为发展精确且经济可行的计算等离子体方法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计算流体方法效率虽高,但无法精确捕捉流场的非平衡态效应;经典的粒子动理学方法结果可靠,但在强碰撞等离子体中计算成本高。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构建用于模拟多尺度等离子体的高保真且经济可行的离散统一动理学方法,并探索其在等离子体工程及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可行性。

个人简介:刘红涛,2017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生,导师为曹勇副教授,博士期间赴比利时鲁汶大学天体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心联培一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等离子体动理学、稀薄气体动力学、微流动。曾获得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2019 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 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 Physical Review E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


演讲人: 王鹏

题  目: 圆柱体束轴向流致振动实验研究

时  间: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 下午14:00

地  点:哈工大(深圳)T2407 

讲座简介 :核反应堆中轴向流致振动问题会造成燃料棒疲劳、磨损乃至断裂,引发核安全事故。为了深入理解轴向流致振动和相关流固耦合机理,本课题将基于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和激光测振仪对柱体结构振动和圆柱体束流场进行同步测量,研究来流流速、湍流度和间隙比等重要参数对柱体结构动力学、流场湍流特征及其流固耦合机理的影响。实验发现在高流速或高湍流度下,弹性柱体剪切层变得不稳定,大尺度湍流结构与壁面作用后破碎成小尺度结构,从而激发弹性柱体大幅度振动。同时在小间隙比,柱体边界层的相互作用使得刚性柱体壁面附近的涡结构分离并与弹性柱体壁面的涡结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弹性柱体剪切层的不稳定,导致弹性柱体振动增强。

个人简介:王鹏,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生,导师周裕教授。研究课题为圆柱体束轴向流致振动实验研究,博士期间已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