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宣】(谢梁晖/文、图)5月21日,哈工大(深圳)举行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构建富有哈工大(深圳)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进行研讨。会议强调,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全体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知识教育有机融合。
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校长助理马广富,教务部部长朱宁,教学督导专家李旦、王秋生等参加会议。
做好“课程思政”,哈工大(深圳)教师“各显神通”
会上,朱宁介绍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她说,学校自2019年设立思政教改专项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共支持44个项目开展专项建设,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验课、文理通识课等。专业课教师在原有教学大纲与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教学设计,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形成了与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互相融通延展的整体思政育人方案。
研讨会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铮、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张莹、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胡卫华、经济管理学院董耀徽、理学院严质彬5名教师分别以《将德育要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论》、《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课<高层结构与抗震>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健康经济学>课程思政》、《<数学分析>课程思政的一些思考》为题做专题报告。“课程思政应当融入三观教育和党的新发展理念。”“以形式多样的课后实践助力课程思政入脑入心。”“结合时事热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效地解决了课程思政亲和力不足的问题。”“只要我们热爱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和学问,热爱我们的学生,那么思政元素无处不在。”精彩纷呈的观点与方法为与会人员做好课程思政带来了新视野、新启迪。大家纷纷表示,将结合各自专业特色,深入、巧妙地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切实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吴德林充分肯定了各学院、各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做出的有益探索。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包括了“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体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形势下高校 “三全育人”工作的有力抓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同向同行,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强劲新动力。
吴德林就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要求。一要切实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具备育人意识是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各学院、各部门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广大教师牢记“教书”和“育人”双重身份,不断提升教师做好课程思政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二要持续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课程思政以各类专业课教学活动为基础,广大专业课教师要持续提升教学水平与个人魅力,不断提升课堂“抬头率”,为做好课程思政奠定坚实基础。三要找准课程思政的育人角度。教师要结合专业特色与时事热点,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找准课程与育人的结合点,坚决避免喧宾夺主、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在润物无声间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四要做好顶层设计。学校层面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的培训与研讨,为广大教师切磋育人技艺提供更大平台,同时要把课程思政落实情况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之中,持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