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深圳特区报:“深圳基因+哈工大精神”共建世界一流大学
发布时间:2019-09-10 10:30:49 4064

哈工大(深圳)学子在主楼前合影。

哈工大(深圳)本科生实验室上课场景。

哈工大(深圳)校园一隅。

引言

20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作为“一校三区”之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已成为市校合作办学的典范--在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哈工大(深圳)传承百年哈工大精神,融合深圳基因,在特区高等教育先行先试的发展进程中拓印出坚实足迹,向着世界顶尖大学迈进, 擦亮中国高等教育耀眼的底色。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百年哈工大的校训。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对这八个字有着自己的理解:“一要求有严格的规格,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从严育人,保证人才培养高水平;二要求尽心尽力、狠下功夫,通过严格的过程管理确保毕业生质量。”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大学,不仅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哈工大(深圳)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以“院士牵头、大师引领、骨干支撑、后备发展、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

9月10日,我国第35个教师节。2019年哈工大(深圳)教师“光荣榜”揭晓,他们是百年哈工大精神传承者、创新事业开拓者的缩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征程中,哈工大(深圳)与深圳携手砥砺前行,发挥智力优势,贡献哈工大力量。

坚持立德树人,传道授业解惑秉初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所老牌工科强校、航天名校,坐落于祖国东北边疆;深圳,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矗立于祖国南海之滨。哈工大(深圳)是市校合作共建的硕果,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逾万人。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本质的职能,也是教育工作者最崇高的使命。

2019年春晚深圳分会场,40只栩栩如生的“五彩凤凰”惊艳亮相,这是国内现有扑翼飞行器中翼展最长、载荷能力最强、飞行时间最久的仿生扑翼机器人。这一科研成果正出自哈工大(深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深圳数字舞台表演机器人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徐文福和他的学生团队。今年3月起,徐文福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再次投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课题研究,他说,“我不会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

在9月1日的开学典礼上,哈工大(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这样评价徐文福教授的“五彩凤凰”:“这只是仿生机器人的一个简单的展现形式,它还有着其他很重要的应用。用短短6年时间,在国家非常重要的领域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充分体现了哈工大人的创新与担当。”

“教育是一种服务,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马婷优雅、知性、充满智慧,她还特别为学生增设了配套实验课,以加深认知、提高实操能力。如今,她的选课群体早已超出通信专业,总人数突破百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何震宇坚持采用英文教授《算法设计与分析》这一深圳校区重点实验课程。多年来,他指导了硕博研究生60人、毕业40人,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哈工大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生;哈工大(深圳)首届本科生在大一崭露头角,参加全校“科技立项比赛”一举夺魁,就出自他的指导。

“做科研不光是讲责任,还要对科学真正地感兴趣、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家国情怀是支撑我们往前走的重要动力。”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哈工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永坦教授4月来到哈工大(深圳),以83岁高龄的积淀将毕生智慧化作徐徐春风,勉励学子践行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不管是招生体系“设计者”王鸿鹏、重视学生规划与成长的李建刚,还是平易近人的肖君军,抑或志愿服务中西部的徐勇……“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哈工大精神在一代代师者的传承中,流芳百年。

学子的真挚恰如高尚的师德师风在青春画卷上的投影,内化成哈工大薪火相传“立德树人”的文化内核。哈工大(深圳)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本领和优秀品质一并传输给学生:师生们利用专业优势,将航天知识、空间天气常识等下沉至中小学,为深圳和偏远山区的希望学校“科普送教”;今年7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孟煜彬成为深圳本地高校首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在校生……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楼云江在教师节“光荣榜”出炉后表示,以“立德树人”命名的“先进集体”荣誉是沉甸甸的。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号角已经吹响,全体师生将汲取前进的力量,凝心聚力、对标一流、奋勇争先,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聚合科研活力,原始创新激发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

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哈工大(深圳)共有全职教师400 余人、兼职教师150余人。学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等16位大师担任相关学科“首席学术顾问”;全职教师中,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达到80%以上,55%在国外或者中国港澳台地区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全校中英文及全英文授课率高达50%以上。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张钦宇就是“海归”一员,告别日本执教生涯来到深圳,转眼十六载。2015年,张钦宇凭借着深空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哈工大乃至深圳市通信领域获得该项资助第一人,也成为深圳大学城自主培养的首位“杰青”。作为“哈二代”,身为院士的父亲曾告诉他,“协作攻关、教书育人、一丝不苟,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敬畏、对未来的责任,是哈工大的百年常态。”而今,“张钦宇们”已接过衣钵走上同一条路。

发展至今,哈工大(深圳)已建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土木与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经济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等10个学院和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涉及理、工、管、经、文、艺6个学科门类,涵盖22个一级学科。其中,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3个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7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其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网络空间安全、宇航空间机构的设计与开发、航空航天特种机器人、航天电源研发与应用、航天材料一体化成形技术、柔性印刷电子材料及快速印刷技术、变革性平面光子器件、脑影像智能分析及其临床应用、新型抗癌药、城市工程多灾害防御控制体系等诸多专业领域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先水平。

加速产业驱动,双创人才服务大湾区

今年5月,“哈工大-理光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这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理光在中国建立的首个校企合作实验室。这仅仅是哈工大(深圳)的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冰山一角”。去年,哈工大(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桂林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这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的优博评选,他的论文指导老师就是“哈工大-理光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计算机学院院长助理徐睿峰教授。欣闻学生获奖,他感慨道,“就读本科时,是我的老师舒文豪教授和苏宝库教授让我领略到学者儒雅、国际视野和人文关怀,让我感受到无私奉献、教育报国和责任担当,两位恩师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也当言传身教,进一步传承丰富哈工大精神。”据悉,徐睿峰面向英文、中文、粤语开发的“两文三语”大规模社交媒体检索与理解平台,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4项、授权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0余件,相关技术成果带来的新增产值超过6亿元人民币。

时间再向前追溯,2017年6月20日的哈工大(深圳)被“圈粉”了:近20位中国两院院士、逾20位国家“杰青”背书,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在深成立。该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耿直而坚定地表态:“大家是来深圳创业创新的,一切条件要靠自己创造、从零开始——要让深圳成为‘数字空间’举旗的地方!”一年后的6月,该研究院组织申报的“卫星光谱遥感创新技术”项目通过答辩考察,为后续商业航天发展迈出扎实的一步。同时11月,致力于宇航装备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攻关的“哈工大(深圳)宇航装备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揭牌成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哈工大(深圳)务实笃行、心无旁骛。

言及深圳乃至广东基础研究重点建设平台和源头创新力量,依托哈工大(深圳)创建的广东省首批实验室之一“鹏城实验室”不可不提。实验室建立一年有余,已汇聚了18位院士,开展了20多个科研项目。它的建设目标是:2030年迈入国家实验室行列;2050年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实验室。此外,2018年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群获得深圳市政府批准,包括“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等5个“一室两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方滨兴院士主持的“网络空间安全重点实验室”等3个院士平台也已加快脚步,集群化协同发展。

学生也不甘示弱。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哈工大(深圳)学生参与创业竞赛数百项,创办企业50多家,92%为科技型企业或研究院,81%在深圳起步。2016年,哈工大(深圳)成立的“青年创客空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众创空间”称号,并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是深圳首家获此资质认证的高校。该空间屡获国家、深圳市、南山区多项殊荣,至今,累计获得资金支持逾千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张楠因在太阳能电池材料转化研究上取得的突破,入选2017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并作为中国内地唯一候选者入围“世界最具潜质女科学家”评选。

此外,哈工大(深圳)历年累计培养全日制硕士、博士毕业生1万余人,近60%在广东就业,留深率高达52%,大量毕业生进入华为等本土高新企业和科研院所,为深圳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尚善水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蓬勃发展,深圳市美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此外,该校毕业生创办的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推出的首个国产多线激光雷达,让无人驾驶产业向前迈出一大步。联合创始人兼CEO邱纯鑫对导师朱晓蕊教授充满感激:“朱教授曾任大疆科技首席科学家、创始董事,其丰富的产学研经验,对我有莫大帮助。”锤炼“内功”深耕专业,凭着一股劲儿,邱纯鑫于2018年初入选科技界最受瞩目的“MIT TR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他说,“创业并不难,难的是严谨和坚持,这些都是哈工大教我的。”

解码硬核科技,前沿领域寻求新突破

“赴韩国浦项科技大学进行访问时,对方对我的导师肖淑敏教授称赞有加。”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生范宇斌对这件事始终记忆犹新。

他提到的肖淑敏教授,与理学院宋清海教授是深圳校区一对科研伉俪。留美归国后,二人2012年来到哈工大(深圳)。一个钻研光学物理、一个死磕材料制备,醉心于在新兴交叉领域推陈出新的他们,将科研“分工”化作了爱情“接力”。继去年二人带领团队在早期癌症诊断高灵敏度传感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后,今年6月,两支团队再次在信息安全领域与光开关领域取得两项重大突破。2019年两篇论文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哈工大(深圳)在前沿领域的探索永不止步——暑假期间一部热门影视剧让很多人认识了信息安全竞技,其实,一批能够修复“硬核漏洞”的超能“现男友”就隐身于深圳。在刚刚闭幕不久的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上,该校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HITerHub战队一举斩获全国一等奖与网络安全创新单项奖,将深圳信息安全创新领域的学科优势显露无遗……

“深圳校区历来重视国际化建设”,哈工大(深圳)副校长姚英学介绍,该校已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通过联合培养、交流交换、访问联谊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力度。

近年来,哈工大(深圳)在深圳市和哈工大共同支持下,坚持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抢抓历史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有的放矢地调整和凝练学科方向,积极扶持和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在5G通信、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生命信息、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产业上发现新机遇、寻求新突破,为国家不断输送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哈工大(深圳)人将自身发展置于国家发展、深圳发展的大格局中,在新时代体现出新担当、新作为——正在筹建中的国际设计学院、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合作设立的深圳全球化发展研究院、诺奖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等创新载体;以及谋划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与防控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与城市研究数据库等科研机构与项目,将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能力。

“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也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校长兼哈工大(深圳)校长周玉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层面的区域增长极,更是全球视野的创新领头羊,有其特有的地缘禀赋和国际化资源。在大湾区建设中,哈工大(深圳)将充分把握契机、发挥优势,为国家战略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为哈工大建设世界一流百年强校做出引领示范,也要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提供智力支撑。

光荣榜

师者,人之模范。2019年教师节,哈工大(深圳)一批教师分别获得哈工大及深圳市表彰——

哈尔滨工业大学表彰名单:

立德树人先进集体: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立德树人先进个人标兵:徐文福

2018年度中国人工智能协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徐睿峰

校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姚英学、马广富、梁大鹏、肖君军、徐勇、何震宇

深圳市教育发展资金会表彰名单:

优秀班主任:李建刚

优秀教师:马婷

先进教育工作者:王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