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暑期社会实践】“科技支农,青春下乡”大学生科技支农活动
发布时间:2019-09-07 11:18:53 579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关于高校大学生“三下乡”与“科技支农”政策,顺应国家垃圾分类的大潮流,深入了解乡村垃圾分类情况,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工作中促进乡村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科技支农,青春下乡”大学生科技支农服务团队赴广东省高州市宝光街道,开展“科技支农,青春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地简介:“高州市宝光街道办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81783人,辖18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境内207国道穿越南北,历来是高州商贸物流集散地和乡企重点工业区、城郊型三高农业粮食、水果、渔业、畜牧、养鸽主产区,是“一乡一品”生产基地,乡镇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连续多年获得市级表彰和奖励。” 

第一部分:垃圾分类问卷调查

八月末的高州酷暑难耐,经过半天旅程到达高州市宝光街道的服务团队员们安排好食宿后,来不及休整,便换上印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字样的统一服装,趁当地居民晚饭后的闲暇,带上早已准备好的有关当地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与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进入到当地街头巷尾、休闲场所开展调查。 

我们在邀请当地居民填调查问卷的时候,他们用“白话”(当地方言)对队员们递出的调查问卷表示出怀疑态度。这令参与活动的队员颇感意外,队员们这才意识到深入到基层,大多数居民不要说参与填写调查问卷,可能连普通话都是很难听懂的。于是队员们转换策略,由几名广东籍队员优先与年岁较长,思想较封建的当地居民进行沟通与调查,其他队员则与年轻一些更容易理解我们的居民进行沟通。

尽管能与当地居民进行友善的交流,但当地居民还是对于我们从深圳来到这样普普通通的地方调查表示疑惑,不过也逐渐理解与信任了我们,在当地一个广场发放问卷时,我们被工作人员误认为是来发传单的,填写过问卷的居民还主动为我们解释,支持我们的调查。

第二部分:采访当地环卫工人

了解到环卫工人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工作,为了不打扰到他们正常工作,队员们也凌晨五点就起床,到高州市中山路找到那些被称为“唤醒城市的人”进行采访。通过对环卫工人的采访,我们能够体会到他们对于越来越多垃圾的一种无奈,还有他们工作的艰辛。那些环卫工人打扫的是高州市区内非常繁华的一个街区,路的两侧商铺云集,但是,有很多的商家直接将垃圾丢弃在路边,给环卫工人们的工作增加了负担。同时街道上的垃圾桶不够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垃圾桶,所以有很多的垃圾便从垃圾箱里溢出来,或者随意丢弃,使得整条街区都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没有垃圾分类,环卫工人们坦白地说:对居民的生活环境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该地区,政府曾经执行过一段时间的垃圾分类政策,但是因为宣传力度还有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够,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由此可见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可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够改善我们所居住街区的环境。 

第三部分:在宝光街道办事处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讲座

负责开展讲座的队员在宝光街道办对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讲座形式包括队员上台演讲、分发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视频和向工作人员派发调查问卷。演讲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与农村垃圾分类成功案例。演讲过程中会向工作人员派发宣传资料,有助于工作人员更能理解演讲内容。演讲之后会播放浙江余姚的垃圾分类宣传视频,以更直观的形式向工作人员宣传垃圾分裂。演讲效果良好并得到了工作人员的称赞。最后,我们还向工作人员派发调查问卷,了解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与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这一方面的观点。

“我们宝光街道目前已经启动了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这是非常好的,尽管并没有开始垃圾的分类与回收,但我们正如我们刚刚在视频中看到的,其他的一些农村地区也仅仅经过了四五年的时间,就将这项工作推广了开来,使得农村面貌更加美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我相信我们宝光街道,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甚至做的比他们更好。这个过程中遇到阻力是肯定的,毕竟谁也不愿意平白无故多做一项垃圾分类的工作,但在做的各位是知道这项工作的意义是多么重要的,是有决心把它做下去的,只要我们的努力比他们的抗拒多那么一点点,最后结果应当是成功的。”邢瀛月同学最后总结到。

这一次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讲座得到了当地工作人员的高度赞扬,并称会尽最大的努力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为宝光镇的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第四部分:参观垃圾转运站与垃圾填埋场

结束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讲座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科技支农,青春下乡”大学生科技支农服务团队在宝光街道办工作人员和垃圾转运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当地垃圾转运站与垃圾填埋场。

 最后,我们参观了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目前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已经封场而二期还在运作。我们先参观了二期,了解到了垃圾填埋的过程。随后还参观了一期,了解到了封场之后的垃圾填埋场的情况。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并记录了交流内容。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垃圾填埋场的运作方式、容量、除臭措施、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居民对垃圾填埋场的看法。

在当地的另外一个地方,有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建造,预计在明年便可投入使用了。队员们与工作人员边走边聊,深入了解了这里垃圾转运站与垃圾填埋场的情况,更意识到了在许许多多普通市民安居乐业的同时,也离不开有这样的地方来处理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对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高州市宝光街道的实践活动就此结束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科技支农,青春下乡”大学生科技支农服务团队的同学们在与当地居民,机构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中收获了校园外别样的经历,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也以实际行动为这个地区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努力。

1567826849461091304.jpg

队员们开始调查工作时已是傍晚

1567826871392053337.jpg

吴浩然同学向一位年轻旅客发放问卷

1567826932495089666.jpg

胡雨欣同学向当地一家三口解释问卷内容

1567826968305091704.jpg

黄志超同学与当地居民热情攀谈

1567826993144055355.jpg

工作人员在仔细阅读我们带来的资料

1567827013270057427.jpg

邢瀛月同学向工作人员进行宣讲

1567827041642085208.jpg

垃圾转运站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垃圾填埋场情况

1567827050109094472.jpg

实践团队与工作人员合影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