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要闻
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在深圳召开,哈工大(深圳)与北京理工大学承办
发布时间:2020-11-22 15:11:20 6663

【哈工大(深圳)宣】(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文、图)11月12-13日,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在深圳召开,年会以“迎接航天新时代,开创深空新纪元”为主题,来自国内6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的200余位代表围绕深空探测任务总体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轨道与测控通信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等领域展开广泛交流研讨,围绕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每年举办一次,旨在为深空探测及航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年会由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哈工大(深圳)与北京理工大学承办、“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与《深空探测学报》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航空大学信息融合研究所所长何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罗琦,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一然,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处长冯石林,哈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哈工大(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哈工大(深圳)校长助理马广富等参加会议。

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徐瑞主持开闭幕式。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平远在闭幕式上致辞。

吴伟仁回顾了近年来我国探月工程以及火星探测取得的重大进展,并针对我国将开展的小行星、太阳系边际探测等任务进行了展望。他说,嫦娥四号成功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先后斩获4项重量级国际大奖,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启了自主深空探测的新起点。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小行星与地球碰撞的风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小行星探测与防御已成为深空探索的一个方向,迫切需要在撞击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吴伟仁希望与会人员共同为世界深空探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把我国深空探测事业推向更高水平、更深空间。

王一然在致辞中肯定了深空探测专委会近年来的各项工作,他希望与会人员以本次年会为平台,共同促进深空探测技术创新,展望深空探测事业未来发展态势,探讨深空探测活动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

甄良欢迎与会专家学者来到深圳,希望大家以本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了解哈工大(深圳)的发展状况,与学校建立起常态化沟通交流的桥梁,积极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金点子”,推动相关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平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科技委主任王永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刘秉、哈工大教授姜生元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空间核动力、月球探测工程、小行星附着、嫦娥七号、火星取样返回探测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地外天体采样等内容做大会报告。

据悉,本届年会共收到稿件160余篇,12位优秀论文作者在年会上获颁荣誉证书。与会人员围绕深空探测任务总体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轨道与测控通信技术,空间科学与相关技术四个专题进行了分组交流。年会还举办了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前沿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为深空探测领域的“新生代”科研力量提供了交流平台。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共同感受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和辉煌成就。(编辑 谢梁晖)

1.jpg

会议现场

2.jpg

吴伟仁致辞

3.jpg

王一然致辞

4.jpg

甄良致辞

5.jpg

分会场报告现场

6.png

青年科学家论坛参会专家合影

7.png

观展专家合影

8.jpg

颁奖典礼及闭幕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