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微生物Mn(II)氧化及微生物源胞外活性氧
发布时间:2019-10-28 09:39:44 4312

演讲人:梁金松

题目:微生物Mn(II)氧化及微生物源胞外活性氧

日期:2019年10月29日                      时间:10:00–12:00

地点:深圳大学城哈工大校区A507

内容摘要:

包括两部分:微生物种间相互作用促进Mn(II)氧化的机理研究、微生物源胞外活性氧生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饮用水源水中溶解态Mn(II)浓度常常超出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在常规水质条件下,单纯依靠氧气的氧化作用氧化沉淀去除Mn(II)的方法存在速率慢的问题。在饮用水处理的滤池中发现有种类众多的Mn(II)氧化微生物,能够极大地催化加速Mn(II)的氧化过程。因此,Mn(II)氧化微生物成为饮用水处理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先前大量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对单一菌株的Mn(II)氧化过程和机理展开的。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基于两株细菌研究了微生物种间相互作用促进Mn(II)氧化过程的机理,并首次深刻揭示了微生物种间相互作用对Mn(II)氧化过程的影响机制。本报告将介绍我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另外,微生物生物修复方面的传统研究方法大都是针对特定污染物分离和研究其降解菌的降解过程和机理。基于前期研究,我们发现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在胞外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超氧自由基、过氧化氢等)。考虑到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自由基能够氧化降解多种类的有机污染物,我们研究了微生物产生胞外氧自由基的机理,以此探索利用微生物源活性氧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本报告也将介绍此研究的部分进展。

个人简介:

梁金松,博士,现为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2017年“香江学者计划”资助),2016年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环境工程专业)。梁博士致力于通过水质净化过程中微生物角色的机理研究,推动水处理技术的升级,研究方向为微生物Mn(II)氧化机制、微生物源胞外活性氧的产生机理。在微生物种间相互作用促进Mn(II)氧化的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生态学权威杂志The ISME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