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全媒体(梁英爽 李泽宇/文 李泽宇/图)近日,化工与化学学院吕查德教授团队在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合成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提出并验证了基于欧姆接触界面工程的新策略,通过构筑稳定Cu0–Cuδ+活性位,实现了安培级电流密度下的高效硝酸盐电还原制氨。相关成果以《欧姆接触界面工程稳固Cu0–Cuδ+活性位,实现安培级高效硝酸盐电还原制氨》(Stabilizing Cu0–Cuδ+ sites viaohmic contact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ampere-level nitrate electroreductionto ammonia)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成果为未来设计可调极化的金属—半导体催化体系及其在多电子还原反应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欧姆接触界面工程的设计原理与构筑示意图团队针对铜基催化剂在硝酸盐电还原体系中长期存在的“活性位点自还原失稳”难题,提出通过功函数差诱导电子定向迁移的界面调控思路。在构建的铜@氢氧化铟异质结构中,电子自发地由金属铜迁移至半导体氢氧化铟,形成稳定极化的Cu0–Cuδ
[详细]